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0篇
  免费   80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1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1307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30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77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人线粒体DNA序列分析在法医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人线粒体DNA(m tDNA)序列分析在法医学种属鉴别、个体识别,以及个体年龄推断中的应用研究及其进展,展望对m tDNA异质性的研究及建立人m tDNA数据库,并具有重要的法医学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2.
Although physical punishment has been studied for decades, there are gaps in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frequently used form, context, and cross cultural differences. A comparison was made using 227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who were presented with four scenarios and surveyed regarding attitudes toward physical punishment, perceptions of appropriate discipline methods, and past experience with physical punishment. Japanese and U.S. respondents reported similar personal experience with physical punishment (Japanese 86%, U.S. 91%). However, U.S. respondents reported a higher likelihood of being hit with an object than did Japanese respondents. For U.S. respondents, the bottom and the hand were the top two sites on the body used for physical punishment, whereas the head and the face were the top two places for the Japanese sample. Unlike U.S. respondents, type of child misbehavior was found to have an impact on Japanese respondents’ views on the appropriate discipline method.  相似文献   
23.
栗峥 《法学论坛》2006,21(3):88-93
“协调性”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包括:匹配性、一致性、完整闭合性和动态性方面。协调作为高级表现形式的价值理由在于协调不存在对立价值。协调是平衡诸价值的价值,即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其他价值正是通过相互协调升华为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证据群作为证据通往事实的中间环节而存在,它构成相对于单个证据更高阶的证据层面,同时又低位于最终事实,用以解决证据组合问题的一种中介性工具。证据规则的协调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证据规则与证明事实相协调与否;二是证据规则之间相协调与否。  相似文献   
24.
法律移植过程中需要避免片面化和理想化的因素,沉默权实质上是证据规则的告知问题。基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国不宜确立明示的沉默权制度,应建立适宜我国国情的“沉默”制度。  相似文献   
25.
目的:从体外药敏实验的角度观察华蟾素注射液配伍丝裂霉素对不同肝癌细胞抑瘤效果和对正常肝细胞的毒性反应。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观察低浓度华蟾素注射液、丝裂霉素及两配伍使用时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721、BEL—7402细胞及正常肝细胞系L-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对人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华蟾素及丝裂霉素两配伍使用较两单独使用显增强;丝裂霉素对正常肝细胞具有一定生长抑制作用,而华蟾素注射液则无此作用,与单独使用丝裂霉素比较,两的配伍使用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未见明显增加。结论:华蟾素和丝裂霉素配伍使用可显提高对人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同时未增加对正常肝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提示华蟾素和丝裂霉素配伍使用在肝癌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一直以来,我国法律对于检察机关在民事抗诉中的调查取证问题没有给予明确的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对此问题存在较大分歧。对检察机关审查过程中取得的证据效力如何认定各地法院做法也不尽一致。文章仅就检察机关在办理民事抗诉案件中的调查取证问题略作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7.
刑法主观主义生成的根本推动力是经济因素。经济结构的变迁引起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伴随社会结构的变迁,犯罪必然呈现出新特征,最终导致刑事犯罪治理策略取向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从而导致刑法主观主义生成并渐趋强势。刑法主观主义并非只是为了作为客观主义的对立面而生成,而是对时代变迁的必然回应,是时代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8.
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种类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证据种类不能全面概括司法实践中起证明作用的材料,建议立法补充相应的证据种类。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各种证据的归类和排序存在缺乏逻辑性和实用性的问题,必须加以调整。  相似文献   
29.
对鉴定人资格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的鉴定人体制尚不完善,对鉴定人的管理较为混乱,从事鉴定工作的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有必要制定详细具体的鉴定人资格审定考核标准,对于鉴定人不仅要规定其法律地位,在诉讼中的权利和义务;还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实际工作的操作规程,尽可能对其专业技能水平作出具体细致的规定,并为从事专项鉴定的人员提供合理的健康、安全方面的保护。使我国的鉴定人体制早日健全完善。  相似文献   
30.
论口供     
口供作为刑事证据之一 ,在案件侦查和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 ,历来为广大办案人员所重视。本文拟对口供的概念、历史、现状、属性、举证责任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