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6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4篇 |
工人农民 | 1篇 |
世界政治 | 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5篇 |
法律 | 138篇 |
中国共产党 | 2篇 |
中国政治 | 22篇 |
政治理论 | 17篇 |
综合类 | 19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27篇 |
2011年 | 30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34篇 |
2006年 | 29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33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学校图书馆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萍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1(2):90-91,93
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有着独特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功能,必须开展文献导读和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工作,同时,还要加强馆员队伍建设,环境建设,为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2.
在当前形势下,经侦部门必须要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树立“主动进攻,先发制敌”的意识,适应新变化,努力提高发现和控制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3.
孙平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3):41-44
现场管理是狱政管理的一种基本形式,是管理职能在监管领域的特殊表现。现场管理有其特殊性。现场管理主要是针对罪犯的生活、学习、劳动现场所实施的管理。监狱管理人员应遵循科学管理的规律,充分认识现场管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4.
周雨臣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3):45-47
劳动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有两大职能,即天然职能和教育职能。罪犯劳动改造也具有这两大职能。从宏观上说,罪犯劳动改造的实现机制就是通过这两大职能实现的。从微观上说,劳动对罪犯改造天然职能发挥的实现机制在于如何组织罪犯劳动,劳动对罪犯改造教育职能发挥的实现机制在于罪犯在劳动实践中的自身感悟与干警劳动改造教育内容的吻合性和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5.
刘光国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1(4):46-47
监狱人民警察不仅是国家刑罚的执行者,也是社会上一种职业,自有其特定的职业要求。对监狱人民警察职业的角色规范、社会地位进行分析,对于国家建设监狱人民警察队伍,促其职业专门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6.
调研对于经侦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经济犯罪隐蔽性极强,需要我们时刻调查、分析并研究经济犯罪的现状和原因,并由此预测未来的趋势,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以下简称《监狱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初步形成,为监狱的行刑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在我国法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监狱法》中的一些规定已明显与司法实践的要求不相适应,甚至严重滞后。因此,修改完善《监狱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8.
刑罚执行是刑事司法活动的最后一道工序 ,狱政管理是这道工序的组成部分 ,而且是最基础的工作。明确狱政管理的性质 ,是研究监狱执行刑罚全部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狱政管理是一种刑事管理活动 ,同时又是一种特殊的行政管理活动 ,还是改造罪犯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9.
关于数字环境下大学图书馆职能扩展与创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爱菊 《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7,(3):52-57,51
本文通过对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指出与其他馆、出版业以及搜索服务商合作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参与学术出版,建设大学知识机构库;支持远程访问;实施信息素养教育;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等职能扩展与创新是大学图书馆创新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210.
桑玉成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7(3):10-14
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来看,利益分化与利益协调应该是同一个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政府对于利益协调的一般原则和目标包括维护合法利益、缩小利益差别、缓解利益矛盾、增进共同富裕.围绕利益保护和利益协调的社会价值取向主要有把实现社会和人民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正视物质利益在社会进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尊重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有必要提倡一种"利己不损人"、"利己又利人"(双赢)的价值选择.正确处理利益分化条件下的利益协调,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更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