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6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第7款规定:"对多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未经处理的,毒品数量累计计算。"这一看似非常简单的条文,实则包含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主要以立法及刑法理论为论据,从行为人之刑事责任能力、追诉时效、未经处理、罪名适用等角度对该罪名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力从公安实践的角度对该条文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52.
本文分析国外反垄断执法机关的设置及其职能作为我国反垄断法执法机关的设计参考。我国反垄断执法机关的设置,要遵循权威独立、依法设置、精干效能等原则。据此,不宜在现有机构中指定反垄断执法机构,而应该单独创设专门的执法机构,其可以称为“国家反垄断委员会”或“国家公平交易委员会”,并只在中央和省两级设立。这样的机构应拥有调查检查权、审核批准权、行政处罚权、行政强制措施权和行政裁决权,并应拥有对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和国务院各部门的限制竞争行为(行政垄断行为)直接进行处理的权力。  相似文献   
53.
论国有企业与国家豁免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玲 《时代法学》2003,1(2):76-79
国家豁免是国际法中一个古老的问题 ,但随着国家政府经济职能的扩展及国家在涉外贸易中地位的不断增强 ,国家豁免原则被赋予新的内容 ,其理论与实践也显现出分歧与新的发展动向。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自 1978年开始着手起草《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 ,历经二十余年取得不少阶段性成果 ,但目前仍存在若干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 ,国有企业与国家豁免原则的关系一直是各国普遍关注与争议的焦点问题 ,也是我国代表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就与此相关的三大基本问题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分析评述 ,以期对我国在该领域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对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4.
论国际反恐怖斗争中的国际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 1”事件已经过去近二年了 ,但它对国际政治、经济、法律等领域带来的冲击却是全方位的 ,影响是深刻的。“9·1 1”事件在国际法上的性质、针对恐怖主义行使“自卫权”的问题、“非国家行动者”的行为与国家责任的问题和对恐怖分子的刑事责任的追究问题等都需要认真地研究。  相似文献   
55.
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行为监督和经济责任评价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审计人员本身的失误或其他客观原因,许多因素能导致审计风险。因此,为了达到审计目的,保证审计效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56.
现代化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过程,危机将是现代社会的常态。公民的责任能力对于抗击现代危机的意义重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战胜危机的成败走向,关系着政府危机领导的效果。公民参与危机治理的公共事务是公民内在的职责,因为公民身份本身就包含着责任。公民积极主动的责任观念使参与危机的治理成为公民内在的自由要求。公民责任能力的提高需要教育引导和政治环境的熏陶。公民责任是与公民权利相联系的责任,责任之中包含着权利分享之义。  相似文献   
57.
郭华 《法学家》2012,(2):121-136,179
精神病鉴定因涉及精神病医学、心理学、法学以及社会学等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而呈现出复杂性。与其他医学学科相比,精神病医学的发展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精神病鉴定制度的发展,甚至影响了鉴定程序启动的正常展开。精神病鉴定制度的不完善及其程序启动的失当又导致实践中出现精神病鉴定的乱象。从司法鉴定实践中可以发现,精神病鉴定本身的可靠程度以及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与鉴定启动、鉴定结果选择等具有内在的互动性。尽管精神病鉴定制度无力解决精神病医学不发达的根本性问题,但科学的精神病鉴定制度对精神病鉴定技术、鉴定能力与鉴定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助益。  相似文献   
58.
赵旭光  李红枫 《证据科学》2012,20(5):545-556
选择性起诉是政府基于恶意,歧视性地进行刑事起诉裁量的行为,因其目的之恶以及违反法之平等精神而受抗辩。美国司法有两种抗辩途径:通过禁令救济提起民事侵权之诉和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选择性起诉抗辩。然而,美国法院对这两种救济都确立了难以逾越的证明责任,并且将其分配给了申请人。其中民事抗辩的"现实的、迫在眉睫的侵害的威胁"证明,刑事抗辩的不正当起诉标准证明,几乎将所有的申请人阻挡在抗辩门外。美国法院的这种态度是因为其实际并不愿意介入此种审查,根源主要在于司法系统对于分权原则下司法权的克制和对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尊重传统。  相似文献   
59.
在数字化浪潮下,司法活动呈现出"去责任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责任感的缺失和责任推诿的加剧,因而亟待法学界对司法责任伦理予以革新。数字技术导致司法责任消解的机理是复杂和多元的,主要源于其兼具权威性与非权威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机械性与能动性等多重面孔。当前我国司法工作中的数字技术主要被应用于证据指引系统、风险评估工具、在线诉讼平台的开发等事项上,这些领域也是司法责任伦理冲突最为激烈的场域。数字时代应当坚守人本主义司法责任伦理,准确界定机器、技术人员、系统部署者与司法官的责任框架,在拥抱技术的同时树立科学的责任观,借助数字技术建立和完善符合时代特征的司法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60.
Abstract

Intentional destru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s a well-known phenomenon which has been particularly exacerbated in recent times. Its common denominator is represented by the intent to persecute the communities for which that heritage represent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stinctiveness. In legal terms, it produces different implications, to the point that – depending on the circumstances in which it is perpetrated – it may be qualified as a war crime, crime against humanity, violation of internationally recognised human rights, or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intent to commit genocide. Since the whol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s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destruc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indispensable that the doctrine of responsibility to protect (R2P) be put into practice seriously and effectively with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humanity against the irreplaceable loss of its herit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