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篇
  免费   20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133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94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9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春秋公羊学在传统儒学体系中独树一帜,而其历史命运腾挪跌宕,在西汉时期盛行于世,东汉以后曾消沉一千余年,到了清朝嘉道年间重新复兴,至戊戌维新时期再度风靡于世。围绕晚清公羊学复兴这一中心课题,深入地分析、总结以下各项:晚清社会环境何以与公羊学的学术宗旨相呼应、相激荡;公羊学复兴所经历的重振声势—改造发展—达到高潮三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晚清公羊学名家有哪些理论精华;公羊学说为何能与西方政治思想相糅合,而被锻造成为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着力探讨以上问题,不仅能深入揭示出晚清社会进程和学术变迁的实质性内涵,而且能更好地展示出公羊学说这一传统学术的独特魅力,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清代有律、有例而无令,清例沿用明令,数量虽然不大,但揭示了明代令制的去向。这一事件的性质,只有从部门法视角看,才能准确地为其定位;对清例转化明令的基本事实的分析,有助于厘清律令制发展的线索;比较晋唐宋令、元条格与明令、清例的沿袭关系,对中国古代法律部门的初始分化、法典分工及编纂等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3.
王平 《青年论坛》2011,27(1):125-129
儒释道思想观念是传统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同时,明中叶以来以王艮、何心隐、李贽等为代表的王学左派,其学说具有近代解放因素的民主思想和鲜明的启蒙色彩,它势必要与传统思想观念发生冲突碰撞,从而影响着明清小说的创作。就明清小说创作的基本情况看,一方面,传统文化心理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三家思想互补渗透于小说创作的诸环节之中;另一方面,新的文化思潮对小说创作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而形成了明清小说复杂而新颖的文化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04.
张继文 《学理论》2012,(1):93-95
中国婚姻法律制度自原始社会时出现雏形,历经夏商,至西周时期发展成为一套有着严格礼法依据的制度。自此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基本遵循这一婚姻法律制度。清末沈家本主持修律,开启了中国婚姻法律制度的近代化之门。1931年5月《中华民国民法典》的施行,标志着始于清朝末年的中国婚姻法律制度近代化得以初步完成。新中国成立后,《婚姻法》成为立法工作的重心,我国婚姻法律制度迈向人类社会文明前列。  相似文献   
105.
清末洋务工业化运动,由于落后生产关系与相对先进生产力的悖离,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折腾后最终归于沉寂,被世界誉为"亚洲第一雄厂"且为大清帝国第一家股份制改制企业的汉冶萍钢铁煤联营公司仍然难逃倒闭破产的厄运。缘何自近代洋务始的国有企业均易短祚而亡,一直为学术界所重。清末政治精英与商务精英们共同创设了汉冶萍公司,但由于其晚清帝国近代化先天准备不足和基本政治制度的宪政缺失,在西方列强武力与资本裹挟的双重夹击中崩俎。本文意欲以汉冶萍为范例,寻绎晚清民族自强求富与变法救国宪政缺失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106.
陈胜强 《北方法学》2012,6(4):140-145
中人是清代土地绝卖关系的重要参与人,是土地绝卖契约有效成立的必备要件之一。"立契有中"是影响买卖双方契约观念的最重要因素,而这种因素又是由中国传统交易规则所固定下来的传统决定的。因此,中国传统交易规则是型塑中人在清代土地绝卖契约中功能的基因。  相似文献   
107.
在清代的民事审判中,官府并非严格依照《大清律例》,而只是参照了《大清律例》的基本原则。《大清律例》中的相关规定除了具有参照作用外,还具有威慑作用和原则的指引作用。同时,由于民间习俗得到司法认同,官府在审断中还需考虑"天理"和"人情"等因素,州县官通常将"情、理、法"作为一个"整体性"原则来考量具体案件。因此,清代的民事审判不是黄宗智所谓的严格"依据律例进行判决",也并非滋贺秀三所言的"依据情理"进行"教谕式的调解",应该从"法律多元"的视角来考量清代的民事法源问题。  相似文献   
108.
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阶段,西部地区曾有一些企业较早创办,但除一二家企业勉强维持外,其余均昙花一现,相继停闭。除了自身因素,还因为中国近代企业的创办,主要不是基于中国自身的发展,而是得助于外来资金和技术的注入,而这是西部所明显欠缺的。同一时期,除了大宗出口商品长途运销外,西部省份的土产运销范围狭窄,商业发展和变革迟滞。与此相关,西部的城市化进程普遍滞后。缺乏近代城市对经济发展的促动和引领,是晚清至民国西部经济落后于东部的具体表现,也是这种落后长期延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9.
张崇旺 《中国发展》2010,10(6):28-33
该文对明清时期安徽淮域蚕丝业的变迁、官府对蚕丝业的推广及其效果、发展的障碍性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和振兴皖北经济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0.
曹伊清 《北方法学》2010,4(1):125-135
房地产契证制度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房地产法律规范制度,至清末已发展得相当完善。房地产契证不仅记录房地产交易的具体内容,记载政府的法律规制情况和对房地产的实际管理状况,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在清末社会的动荡变革中,财产关系相对稳定,房地产交易能够正常进行,社会生活得以正常延续,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契证制度在保障交易安全、维护财产秩序方面的作用。通过颇具特色的清末南京地区房地产契证制度,研究清代房地产契证与房地产法律规制的实际作用,研究清末完善的契证制度在保护个人财产、维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基层管理秩序、保护基层社会老百姓的生存权利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