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6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8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风雨同舟90载 同心同行向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鲜明的特质,是我们不断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有力保证.总结历史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民革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始终坚持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同心”思想,确保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52.
本文以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为主线,探讨解放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法宝地位的具体体现,说明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改革开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解放思想这一特定话语在新时期重新出现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取得行为主体的认同。要取得行为主体的认同,必须从四个维度对解放思想进行观念构建。这四个维度就是即什么是解放思想,为什么要解放思想,怎样解放思想,衡量恩想解放的标准是什么。只有将解放思想的这四个维度从观念上构建起来,解放思想才能内化为人的自觉,在社会上形成合力,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4.
三十年改革开放历史的实质内容就是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三十年的历史,解放思想是先导,改革开放是动力,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总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5.
民营经济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公安机关自身获得发展的内在要求。公安工作要服从服务于"贯彻十六大,全面建小康"这个大局,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保护和服务。  相似文献   
56.
十六大紧紧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了一个灵魂--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一个精髓--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总结了十三年来改革和建设的基本经验;规划了新世纪之初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制定了我们党的行动纲领;完成了新老交替;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等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57.
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江泽民又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三者一脉相承。但由于所处于的时代环境不同 ,三位领导人除全部继承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以外 ,又有各自鲜明的哲学特色。  相似文献   
58.
经济弱县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弱县的成因大致为客观上的“天然缺陷”、历史上的“多灾多难”、投资设项上的“嫌贫爱富”、改革初期的“矫枉过正”、体制转换时期的“两面政策”以及扩大开放后的“资源倒流”等。经济弱县加快发展的对策主要是思想再解放 ,政策再放宽 ,管理再放手。要实行激励政策 ,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59.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其中充满了哲学思维的睿智,学习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哲学精华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0.
This essay compares the ideas of Cornelius Castoriadis and Terrence W. Deacon. Castoriadis’s anti-Naturalistic ontology, with its conception of radical ontological creation and fundamental indeterminacy, along with his analysis of the category of the “for-itself”, comprising all subjective beings from the living organism to the social-historical, is compared to Deacon’s exploration of the emergence of life and mind, which sees the emergence of teleological beings as resulting from the creation of form-generating constraints that involve new types of dynamic process. Significant parallels and convergences between Castoriadis and Deacon are uncovered and explor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