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3篇
  免费   73篇
各国政治   129篇
工人农民   145篇
世界政治   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8篇
法律   462篇
中国共产党   298篇
中国政治   786篇
政治理论   319篇
综合类   1099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57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Ethnic 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contributions of self-definition (self-worth and efficacy) and interpersonal relatedness with parents and peers to changes in psychological and school adjustment were examined among 448 White, Black, and Latino girls and boys (11–14 years of age).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and school records were evaluated for socioeconomic and ethnic group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change over 1 year. Overall similarity in changes over time across ethnic groups was found for relatedness, self-defini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lthough Black and Latino youth reported more overall adjustment difficulties, Black youth reported less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and lower SES youth reported less positive peer relationships than others. Ethnic group differences in changes to school adjustment, even after controlling SES, suggested a cultural variation in which often cited declines in school adjustment during middle school characterize White adolescents to a greater degree than Black or Latino adolescents. Ethnicity moderated associations of relatedness and self-definition with psychological and school adjustment such that Black and Latino youth appeared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experiences that threaten closeness and trust in relationships. Results pointed to potentially important situational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aladaptive and adaptive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across ethnicity.  相似文献   
42.
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层面来看,政治体制改革在客观上要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政治体制改革提供了智力和思想上的支持;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明了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3.
文化可以定义为一个成规系统,借助这一概念,可以将文化区分为不同的类别,从而清晰地描述和阐释两种或几种文化之间的同异。在伊拉克战争中的不同表现,凸显了美国与欧盟文化层面上的歧异,有学者将之归结为具有"现代"与"后现代"特征的战略文化之间的不同,这种观点值得进一步辨析。文化成规不是一成不变的,美国与欧盟的战略文化也必将随着全球语境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44.
网络传播与社会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互联网正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媒体。网络传播的特点和文化意义有助于转变社会文化观念,打造网络文明形态。网络媒体是一柄双刃剑,既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类价值实现提供技术基础,同时又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和道德问题,因而网络文化建设需要改善网络伦理系统,健全并优化网络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45.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贵州民族地区如何抢抓机遇,加快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实现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课题.文章就当前加快推进贵州民族文化建设亟待处理好的几个关系问题,阐述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6.
While several studies have probed the determinants of public support for government funding of arts and cul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little work to date has addressed the question in Europe. Yet as private cultural funding increases in magnitude in most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e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has policy implications. This article formalizes the theory of the determinants of this public support in a model, employs public opinion data from Spain to estimate this model, and compares the results with those from the U.S. I find that support in Spain increases strongly with age, but is insignificant in most other variables. The article's empirical results yield several lessons for cultural policy design.  相似文献   
47.
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方面的内容。它具有独特的功能。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就必须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围绕三个层次的校园文化来展开进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48.
宗教对于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既可以成为他们奴役人民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民众反抗封建压迫的工具。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对宗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通过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汉地宗教、少数民族宗教以及外来宗教的控制,严厉打击民间地下宗教,严惩宗教队伍中的卖国分子,实现了教权依附和服从于皇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9.
西方旅游人类学中的"舞台真实"理论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张晓萍 《思想战线》2003,29(4):66-69
我们在强调旅游开发时,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要"原汁原味"。但事实上任何一个旅游地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原生文化"和盘托出"。"舞台真实"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并不等于原生文化本身,它通过艺术的加工提炼使原生文化显得更加真实。"舞台真实"的象征意义还体现在通过这样的形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复制,其"真实性"获得了"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0.
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兵 《思想战线》2003,29(5):27-31
文化研究虽然兴起不过几十年的时间,但它却以其深厚的理论积淀向文学研究发起了冲击。它具有跨学科、超学科的特性,更多地关注文学文本以外的因素,并且淡化文学经典,把非经典、非精英文化提到相当的高度。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的冲击是全面的,但它们实质上是一种对话和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