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转化犯是刑法学者对有关刑事立法现象的理论概括,转化犯的界定不能脱离刑事立法实际,且应当符合形式逻辑中有关定义规则的要求。文章从转化犯的定义、立法价值、立法模式、立法例辨析、以及转化犯立法的不足与完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
关于中止犯处罚 ,我国学者间存在着较大的争论。从刑法的发展看 ,中止犯处罚应明确并规定中止犯与既遂犯竞合处罚原则 ,对损害主要限于有形、物质损害并辅之于无形、非物质损害。而其减免处罚根据在于报应为主、功利为辅的刑罚观念  相似文献   
93.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以商务、就业、学习等为目的的在华外国人口逐年递增。在这一背景下,外籍人员犯罪及其监管改造工作形势也日益严峻。而其中,外籍犯的刑罚执行制度和工作现状,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4.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Object Relations Therapy)是一种强调"治疗师—来访者"关系的深度心理治疗方法。通过诠释客体和客体关系内涵,分析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的理论依据以及实施的四个阶段,对中国罪犯心理矫治工作进行初步探讨。在罪犯心理矫治中引进客体关系心理治疗,是罪犯心理咨询和治疗手段的创新,也是提升罪犯教育改造质量和践行监管安全"首要标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5.
监狱行刑实务中,保护罪犯私人信息有其必要性与重要价值。对罪犯私人信息、罪犯通信、罪犯"现身说法"等涉及罪犯隐私权的问题,应遵循目的特定原则、限制原则、合法公正原则、安全保护原则等。不同类型罪犯的隐私权应区别对待。在确保监狱内特别公共场所的秩序与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尽可能地控制监控手段的使用,防止监控手段的滥用。行刑活动在对罪犯隐私权进行必要限制的同时,也要予以有效的保护,以期科学、理性、全面地认识罪犯隐私权。  相似文献   
96.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心理内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使犯罪心理测试变成了刑事测谎 ,导致犯罪心理测试业内的争议和业外的质疑。心理学家改变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传统认识 ,主流心理学思想对犯罪心理测试重新进行了审视 ,形成犯罪心理测试的定向反应理论 ,开创了对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心理的科学认识。现代犯罪心理测试研究揭示 ,犯罪心理测试所测的特异生理反应所反映的是被测者对犯罪的记忆状况 ,与犯罪有关的记忆状况决定着犯罪心理测试所测反应的水平 ,反映被测者是属于作案人、涉案知情人、一般知情人 ,还是属于无辜者。  相似文献   
97.
凶杀案现场勘查中对凶杀案案犯自杀于现场的认定依据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现场是否有死者以外的人进出的痕迹;现场是否有死者以外的人留下的与作案有关的痕迹物证;杀人凶器是否遗留在现场;现场物品有无增减或变动;现场是否反映杀人动因;死者死前的心理活动;凶手自杀与现场痕迹物证的形成有无矛盾;结合尸检分析,致命伤是否符合自己形成,自己能否形成。  相似文献   
98.
由于法律的修改 ,同一犯罪行为在不同的法律时段有不同的罪名和不同的量刑标准。而同一行为在不同法律时段中触犯的不同罪名 ,其犯罪构成有一定的共性 ,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连续犯本应定一罪 ,却因跨越不同的法律时段而触犯了不同的罪名 ,其定性也就成为相当棘手的问题。司法实践中此问题在拐卖犯罪案中尤为突出 ,本文对此略作探讨 ,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并兼论其他。  相似文献   
99.
论网络文化与网络犯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迁 ,它对于个体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影响之深远是前所未有的。同样 ,对于犯罪人而言 ,网络的出现不仅仅是为其提供了新的犯罪途径 ,更是使犯罪人在犯罪心理形成、行为发生模式上发生了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0.
2007年7月4日。司法部下发了《教育改造罪犯纲要》。其中特别提出要发挥心理矫治罪犯心理的调适、干预作用。新疆少数民族罪犯因其自然环境、民族习俗、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形成了独特的心理特点,因此对新疆少数民族罪犯进行教育改造。要结合其心理特点。科学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和诊断。运用心理矫治技术消除犯罪心理。提高改造质量。同时加大对监狱劳教民警的心理学专业技能培训,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