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4篇
  免费   131篇
各国政治   69篇
工人农民   115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8篇
法律   1850篇
中国共产党   255篇
中国政治   575篇
政治理论   249篇
综合类   203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45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344篇
  2009年   376篇
  2008年   346篇
  2007年   395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382篇
  2003年   306篇
  2002年   253篇
  2001年   176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71.
如实告知义务是保险法中诚信原则的具体体现。近年,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与如实告知义务有关的保险人拒赔纠纷或投保人骗保案件不减反增。因此,透过这一表象,有必要对我国告知义务制度的合理性、规则的可行性等深层次问题重新进行审视,并对我国立法制度进一步完善建言献计,以期对我国的告知义务制度的合理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72.
陈金林 《法律科学》2011,(4):109-114
《刑法修正案(八)》第6条的用语特征能引发我们反思通说对累犯前提的界定。通过语义分析,《刑法》第65条的"但书"仅对后罪起限制作用。从实质层面分析,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都不是累犯的本质特征,累犯的本质在于行为人的自由刑钝感。因此,累犯前提条件的重心是受刑的经历,累犯并不关心前罪的罪责类型与主体年龄。作为过失犯罪或未成年人犯罪结果的刑罚执行,也可以作为累犯的前提。  相似文献   
873.
吕伟 《时代法学》2011,(5):32-37
社区矫正代表着当今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刑法修正案(八)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为司法行政机关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  相似文献   
874.
民生改善问题及规制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改善是民生系统发展和更新的动力机制。当前我国民生改善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改善的创新性与改善效果难题、改善依据的政策属性与改善行为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难题、监督和救济途径的非法治化与改善行为矫正难题等。针对上述问题,只有对民生改善涉及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利益衡量,才能客观评价改善效果;只有综合运用政治和法律途径,才能保障改善行为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只有拓展监督和救济方式,才能有效矫正改善行为。  相似文献   
875.
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相关规定,确立了职务犯罪案件由上一级检察院决定逮捕的模式。从博弈论的角度看,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的模式实质上是确立了上级检察院侦监部门、下级检察院侦监部门和下级检察院自侦部门的侦查监督三角博弈关系。自职务犯罪案件决定逮捕权上提一级实施以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三角博弈关系在现实中处于失衡状态,究其原因在于博弈的前提规则的不完善。有必要重塑博弈规则,完善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监督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7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其四个基本点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其中,解放思想是该理论体系的根本前提,改革开放是该理论体系发展的动力,科学发展是该理论体系的根本指针,以人为本是该理论体系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7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在解决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的物质损失的赔偿问题而进行的诉讼活动。在司法实践中,调解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已被广泛运用,在处理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调解作为解决民事纠纷的一种特殊制度,是促使双方当事人和解的一种结案方式和诉讼活动,具有方便、快捷、灵活、成本低廉和对抗性弱的特点。  相似文献   
878.
作为统一实体法规范的国际环境民事责任公约在高度危险活动领域如核能利用、石油污染等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对于一般环境损害未做任何规定,因此,需要由国内冲突法规范加以调整。由于传统的调整方法——侵权行为地法很难解决当今环境损害中的所有问题,笔者以为在继续追求冲突法正义的同时也应顾及到索赔主体实体利益的保护,于是,有必要考虑新的系属公式如当事人合意选择的法律、对受害人有利的法律等。但仍应赋予侵权行为地法最重要的地位,同时采用选择性冲突规则。  相似文献   
879.
Overview and Scrutiny Committees were introduced in England and Wales in the Local Government Act 2000 that ended the role the full council and its committees as the locus of decision‐making for most local authorities. Overview and scrutiny committees composed of councillors not on small decision‐making executives were tasked with holding these to account. The performance of scrutiny committees is variable. Generally they work best where they concentrate on reviews of policy and practice, with recommendations following from well‐researched reports. The paper reviews the difficulties which arise when scrutiny committees endeavour to hold powerful executives to account, and suggests that to strengthen this new legislation is required, in particular to institutionalise scrutiny committees as agencies of the full council, the representative body for the area, comparable to the way in which the select committees at Westminster are the agencies of the Parliament.  相似文献   
880.
Dual/multiple citizenship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phenomenon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This acceptance or tolerance of overlapping memberships in political communities represent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ongoing readjust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and political communities in democratic systems. This article has two goals and parts. First, it evaluates dual citize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ve normative theories of democracy. Liberal and republican as well as multicultural and deliberative understandings of democracy deliver a broad spectrum of arguments in favour of dual citizenship. Only communitarians fear that dual citizenship endangers national democracies. Nevertheless, empirical evidence and national policies largely contradict these fear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reverses the perspective and shows that most theories of democracy do not only legitimate and facilitate the acceptance of dual citizenship – the phenomenon of multiple citizenships induces innovation in democratic theory in turn. A second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ual citizenship and theories of democracy reveals that dual citizenship stimulates refinements, expansions and reconceptualisations of these theories for a transnationalising worl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