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9篇
  免费   29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69篇
世界政治   1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10篇
中国共产党   22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82篇
综合类   35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乡村振兴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制度为契机,以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活业、活人、活村"为路径。土地制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制度,三权分置是搞活乡村经济的制度设计,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获取城市权利的障碍,土地"二元制度"是导致乡村失去发展权的根源,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制约农民发展权的瓶颈。乡村振兴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规划安排,为乡村振兴用地提供制度支撑,为乡村振兴资金提供政府投入保障,为乡村振兴社会稳定提供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22.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争议调解制度是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基于时代的发展和当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现状,重构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已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3.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变化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之后,企业内部发生了很多变化,劳动者权益有了法律保证。但是,企业侵犯劳动者权益的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依然存在。工会应当加强源头参与,加强对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同时还应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4.
家风是传统农业时代维系乡土社会的内生秩序,基于传统社会结构显示独特的伦理约束与治理优化功能.进入新时代,乡村社会生态、主客体等发生结构性变迁,乡村治理模式亟须适应性调整与革新,家风及家风建设也需现代化转型与重构.这种现实情境下,湖州南浔区通过"最美家风+"建设,链接并作用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过程等乡村治理体系的基...  相似文献   
25.
我国劳动基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志 《河北法学》2007,25(3):191-194
我国劳动基准实施中存在着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以及休息休假权等肆意遭受侵害的现象,探询其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积极寻求扭转我国劳动基准实施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26.
工会是职工群体性事件应对的重要主体之一,而应急协同能力又是决定其应急事件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应急能力的评估至关重要。研究分析了职工群体性事件的动态演化过程,找出其应急协同能力影响因素,并依据协同分析方法构建了工会应急协同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研究首次提出了工会应急协同能力及表征,即基础应急协同能力、应急处置协同能力和事后恢复协同能力,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据此,在社会多主体治理框架下提出了提升工会应急协同能力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27.
《劳动合同法》是继《劳动法》之后,关于改善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文本。随着经济增长趋于平缓,关于《劳动合同法》的修订和废止问题再次引起理论界的深入讨论。文本从经济理论研究的角度对《劳动合同法》执行中关于灵活用工问题、劳动力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三个主要经济争论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劳动力成本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并不会对员工工资产生显著影响,也不会显著影响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历史分析法,研究了国际组织在不同阶段对各国公共养老保险改革施加影响的途径和方式,尤其是国际组织在我国养老保险"统账结合"制度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9.
民国时期,通常将个别劳动合同称为劳动契约,而将集体劳动合同称为团体协约。中国劳工立 法较迟,团体协约立法则更晚。国民政府有关团体协约的立法最早可以追溯至 1929 年《劳动法典草案》的编纂, 其后在《工会法》起草过程中也有团体契约权的规定。延至 1930 年,国民政府正式颁行《团体协约法》,这是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集体劳动合同的专门法律。《团体协约法》的出台因应了当时中国工业化过程中劳资冲 突的实际需求,但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30.
Anusa Daimon 《Labor History》2017,58(5):656-675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transnational role of Malawian (Nyasa) migrant laborers in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African labor and proto-nationalist movements in Southern Africa. Using both archival and secondary evidence mainly from Southern Rhodesia and South Africa, it argues that the history of Southern Africa’s labor consciousness from the early to mid-twentieth century can be enriched by exploring the place of Nyasa migrants in shaping anti-colonial processes across the region. Nyasa migrants, a product of the colonial labor migration system (chibaro/mthandizi), laid the foundations for, and influenced trade unionism in the region, especially between 1910 and 1960. The colonial wage economy created ambiguities of dependence for Africans forcing many into a migrant and capitalist world laden with dilemmas, tightropes, and frustrations that fueled social movements. Malawian migrants who were at the core of such movements within a regional colonial economic system, gained a reputation for being ‘ringleaders and troublemakers’ to the colonial governments. Existing literature has not fully historicized the centrality of Nyasas in molding this critical episode of Southern African history. The historiography has dealt with these dynamics in an ad hoc manner, approaching this Nyasa ‘annoyance’ on a national basis, without drawing on the underlying regional connec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