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58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1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培育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是服务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服务、凝聚农村青年,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有效路径。近年来,为提升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的实效性,本研究以浙江省360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样本,从成长需求的维度对培育要素进行了解构。实证结果表明,以资金为代表的物质资本、以人脉资源为代表的社会资本、以知识能力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成长过程中普遍支撑不足。因此,构建、完善行之有效的培育机制,有助于为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快速成长提供内生动力,进而有效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7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有关法律法规实施不到位,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农民的收入较少,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业投入的不足等制约着农村的发展。新农村建设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此,我国应尽快完善基层法律援助体系,提高法律援助水平,提高执法者的素质,提升执法能力,积极创新投资机制、改变农业的投资方式,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环境、保障农民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73.
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 ,还存在民主政治氛围不浓 ,实施领域不广 ,制度未建立健全 ,实施程序不够明确 ,没有规范 ;有民主自由化苗头。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干部群众对有关概念似是而非 ,干部的家长制或变相家长制作风仍然存在 ,群众民主参与意识不强 ,文化素养和民主水平不高 ,上级对基层指导不力。要搞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必须提高干部和农民的素质 ,营造良好氛围 ;不断丰富和发展建设内容 ;规范程序和方法 ;实现法律化、制度化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74.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对农村进行了彻底改造,其功能的发挥可称为“创势”,在此过程中其执政党的功能得以空前发挥,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经历了很大的挫折。对于挫折的反思促使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顺应农民意愿的改革,其功能的发挥可称为“顺势”。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农村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功能的发挥可称为“引势”。  相似文献   
75.
随着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通过推进城市化进程,发展非农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教育转变二元经济结构,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76.
张新海 《政法学刊》2011,28(5):120-123
农村道路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交通安全知识,人、车、路、环境及信息等要素不协调,是农村交通事故高发、致死率较高的重要原因。科学预防农村道路交通事故,需要重视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参与者素质、改善交通环境;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构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完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日常工作制度,建立标本兼治的长效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呈现出类型趋广,暴力性和破坏性增强;参与人员多,涉及范围大;多有组织性;具有明显的利益性;参与者情绪和行为方式日趋激烈。其形成的具有经济和政治的多种诱因。鉴此,应从加快农村改革步伐,重视农民利益;加强宣传教育,构筑和谐的社会环境;及时掌握情况,主动化解不稳定因素;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努力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公安机关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正确适用法律武器等多方面寻求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8.
在我国,民事主体通常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国家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可成为民事主体。囿于首都农村卫生室自身的诸多特性,目前很难将其纳入到上述四种类型,而这一重要问题却长期受到卫生法学界的忽视,迄今仍是亟待研究的领域,因为只有将其具体的民事主体类型厘定之后,方可清晰地把握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和承担范围。  相似文献   
79.
Australia's National Electricity Market (NEM) became unstable in 2016/2017 after 20 years of consistent performance. The South Australian grid collapsed on 28 September 2016 – Australia's first black system event since 1964. Wholesale prices in the region trebled to $120+/MWh; soon after Hazelwood power station announced its exit with just 5 months’ notice. The problem spread as prices elsewhere doubled to $89/MWh from a long‐run average of $42.50. The NEM is experiencing a supply‐side cris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quirement to decarbonise the system, aged coal‐fired generators are exiting but decades of climate change policy discontinuity has frustrated the entry of new plant. Long‐dated capital‐intensive asset industries like electricity supply anticipate a conventional policy cycle. What they have experienced instead is consistent with garbage can theory. Policy clarity may be emerging for only the second time in two decades. As with the NEM, its durability will depend on cooperative federalism.  相似文献   
80.
Much of the mental health, substance use, and educational programming within a particular women's prison in the southwestern United States promotes individual choice and agency. Incarcerated women from rural areas are told that their ability to succeed outside of prison is primarily dependent upon their personal choices. Comparably little attention is given to preparing women for their upcoming release or to overcoming structural barriers that could undermine successful reentry within rural communities. As a result, these returning citizens, many of whom grapple with mental illness and alcohol or drug dependence, blame themselves for their inability to surmount these barriers. In this qualitative research, we draw upon the perspectives of 99 incarcerated women to clarify how ideologies of individual choice promulgated in reentry pedagogy clash with contextual factors within rural communities to derail the reentry process. We also consider community reentry from Amartya Sen's capabilities framework and discuss how this model could inform needed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