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69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0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8篇
法律   6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7篇
政治理论   45篇
综合类   5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从海权的角度分析俄苏的兴衰是一个尚未有人进行充分探讨的问题。在数百年的争夺中 ,海权的扩张固然构成了俄苏崛起的一个因素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 ,对海权的过度追求又构成了俄苏走向衰落的根源之一。具体说来 ,从俄苏海权扩张西进、南下和东进 3条线路中 ,西进战略较为成功 ,并促进了俄苏的崛起 ;南下和东进战略虽有所收获 ,但都遭遇挫折 ,尤其是南下的世界扩张战略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衰落。从本质上来说 ,地缘政治条件的制约、俄苏海权过渡扩张所导致的一系列矛盾构成了俄苏海权战略失败并导致国力衰微的根源之一。  相似文献   
172.
本文回顾前苏联状态立法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了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的立法动因,总结了2001年《俄罗斯联邦紧急状态法》出台以后俄罗斯现有的紧急状态立法的法律体系和特点.供我国目前紧急状态立法参考.  相似文献   
173.
苏联改革的两面性:从改革走向崩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苏联突然解体了。苏共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把苏联带入了一场典型的革命性进程之中。苏联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非常谨慎,随后逐步扩大到政治层面,并升级为激进的政治诉求和改革,进而持续升温成为一场革命性的大动荡。旨在恢复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稳定的苏联版"热月政变"由此出现。实际上,前苏联的这场改革并不像当下一些政客抑或是戈尔巴乔夫本人所讲述的那样,是一场有计划的、有组织性的,旨在实现民主化、西方式的民主社会类型和市场经济的改革。苏联的解体也并非因为灾难性的经济危机,事实上,苏联的经济早已是一潭死水。苏联之所以会走向解体,主要在于其一系列旨在解决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的改革准备既不充分,信息也不全面。历史上不乏各种经意和不经意的结果,这场改革将苏联整个社会推入了政治经济不断沉沦的漩涡,引起权贵阶层尤其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中执政者的不安。这反过来又催生了一股压力,要求迅速纠正这些意料之外的结果。从本质上说,苏联解体是这场自上而下改革的结果,这场改革的开始是由于部分苏联精英利用了苏联上层社会对激进改革以及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的诉求,然而却以整个社会体系的改变而告终。  相似文献   
174.
Hegemonic parties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can fulfill important purposes for those regimes and thereby contribute to their survival. Along with the consolidation of authoritarian regimes, hegemonic political parties have emerged in some post-Soviet states,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that these parties play in the survival of the regimes. This article asks which of the purposes that are frequently ascribed to ruling authoritarian parties are fulfilled by United Russia, the Yeni Azerbaijan Party, and Nur Otan of Kazakhstan, the hegemonic parties of the three strongest consolidated authoritarian regimes with a hegemonic party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t is argued that despite the increasing prominence of the hegemonic parties, full-fledged party-based authoritarianism has not yet been established in Russia, Azerbaijan, and Kazakhstan.  相似文献   
175.
俄罗斯国防工业“寓军于民”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俄罗斯国防科技工业大力推行"军转民"政策,组建国防工业大型企业集团。并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在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都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同时强调在首先满足国防需求的前提下,建立军民融合的工业体系,军民融合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俄罗斯国防工业"寓军于民"的实践,对探讨我国国防工业"寓军于民"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6.
16世纪中下叶至19世纪中下叶,沙俄夺取了西伯利亚和远东,一跃成为土地辽阔、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国。沙俄时期的远东就是其侵占的西伯利亚最东部。远东地区地广人稀,沙俄必须解决当地人口与劳动力极度匮乏的问题,以实现对这一新吞并土地的有效统治。沙俄为此采用了移民、惩处性垦殖等措施来改善远东人口和劳动力状况,使远东地区人口和劳动力有所增加,逐步实现了对该地区的有效占领和控制,但沙俄的东扩是充满暴力和野蛮行径的殖民过程,再加上远东恶劣的环境及沙俄政府移民政策的缺陷,注定了沙俄时期难以有效解决远东人口与劳动力问题。  相似文献   
177.
冷战结束以来,中俄战略关系开始了由安全困境向安全共同体的结构性转变。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面上:边界划定奠定了中俄战略合作的地缘之基、上合组织夯实了中俄战略合作机制之本、联手反霸塑造了中俄战略合作的全球之维。展望未来,在新安全观的引导下,中俄战略关系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178.
远东地区是俄罗斯的"聚宝盆",蕴藏着丰富的燃料动力资源、森林资源、水力资源和矿物资源。在世界各国对自然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今天,许多投资者都把资源开发的目光投向了这一地区。黑龙江省应该充分利用与俄远东地区相邻和经济互补的优势,把握对俄投资的最佳机遇,制定对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179.
20世纪90年代至今,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危机,不仅人口数量下降,人口的健康状况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居民的卫生条件差、饮食营养结构缺乏科学性、日常生活习惯不健康等。俄罗斯联邦政府努力加大医生的培养力度、增加医疗卫生拨款、提高社会福利待遇、改善人民生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努力延长人口平均寿命。  相似文献   
180.
城市国际化背景下,绥芬河市凭借自身的地缘优势,加之不断优化的内外发展环境,不断克服自身城市规模小、人口少等不利因素,逐步探索与国际接轨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