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39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24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摸底排队是侦查机关的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之侦查方针的具体体现,在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在新形势下,由于经济、科技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摸底排队工作在摸排条件、范围的确定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转换思路,将现代化的科学理念和科技手段引入摸底排队工作中,才能使其重获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2.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的发展观是推进和实现政府绩效评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理论前提.本文探讨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政府绩效评估原则和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国外政府绩效评估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3.
学术界长期以来对泰罗有一种误解,认为他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建立在“经济人”为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是以物为本,人适应物的管理。泰罗的理论突出强调了人的重要性,提出要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同时倡导各方利益的一致性和协调合作的重要性,因此包含着科学的人性因子,蕴涵着丰富的、朴素的人本管理思想。  相似文献   
24.
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是新世纪维护中国国家安全的指路明灯,它的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对国家安全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观点,是对邓小平国家安全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
社会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方法论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本文试从科学方法论角度,对自然科学实验和社会实验进行比较研究,探讨社会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深层衔接点和无法通约之处,以加深对社会实验及其方法论的理解.  相似文献   
26.
高度重视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党对三大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科学发展观与宗教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工作是社会政治生活领域涉及到国家全局的重要工作,必须对我国宗教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清醒而正确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宗教工作,加强对信教群众、宗教界教职人员以及宗教事务管理部门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引导宗教健康发展,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2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为指导,以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民生思想为基础,吸收中国历代民生理论的进步思想内容,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民生理论的合理内核,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土壤之中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科学执政理念、执政方略以及正确的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核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根本目标,社会建设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9.
假说演绎法从培根和惠更斯到波普尔经历了巨大的理论变迁.刑事诉讼和警方侦查的观点受到了假说理论的影响,并且从中获得了观念进步诉讼理念更符合科学,客观的假说意识形成,推理方法论系统和层次更加清楚,批判性思维增强.  相似文献   
30.
经过3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和平发展业已取得了辉煌成就。展望未来,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依然曲折而漫长,面临国际国内诸多制约因素,需要切实统筹内外两个大局,心中有数,真抓实干,迎难而上,为中华民族迎来全面复兴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