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53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78篇
政治理论   17篇
综合类   9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中国的刑事犯罪在新的形势下具有新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公安工作中也存在着警察素质不高、公安信息网络建设不完善、证据综合运用差、基础性研究薄弱等问题。只有通过大力发展警察素质教育 ,重视和加强信息资源共享工作 ,加大对各种犯罪规律和特点的研究力度 ,加强刑事技术各门学科的基础性研究 ,重视证据的综合利用 ,既能为案件侦破提供信息保障 ,也能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保障 ,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作战水平 ,从而实现有效打击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32.
在毒品案件的缉查中 ,我们一方面要注意通过侦查渠道获取直接证据 ,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重视运用刑事技术手段 ,收集同案件有关的各类物证、书证、视听资料、鉴定结论等其他间接证据 ,并使之相互印证 ,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 ,切实做到案件实事清楚 ,证据确凿充分 ,为毒品查缉工作发挥刑事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3.
“恐怖主义犯罪”概念之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目的性 ,手段、对象与目的的非对称性是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特征。国家也可以成为恐怖主义犯罪的主体。恐怖主义犯罪是基于政治目的 ,针对不特定的目标以与实现其目的不相称的手段实施的足以引起社会恐慌的侵害或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34.
我国反对恐怖主义国际合作与刑事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已经构成严重威胁。我国境内从事民族分裂活动的恐怖主义分子在境内多次制造恐怖事件 ,对边疆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造成了现实危害 ,并对我国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构成严重挑战。我们反对任何恐怖主义 ,既反对我国的恐怖主义 ,也反对国际上一切恐怖主义。为了反对恐怖主义 ,我们积极参加区域的、多边的和双边的国际合作 ,与其他国家联手 ,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同时通过国内刑事立法加强对恐怖主义犯罪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35.
《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公诉案件的若干意见》首次规定了被告人的程序选择权 ,这一规定是实现程序正义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但是完整的程序选择权应当包括程序变更权 ,基于此 ,应当在即将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中增加程序变更权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36.
刑侦实践性教学应树立要素完善化、方法科学化、要求综合化理念;按认识案情、制定侦查方案和实施侦查方案三大模块进行;形式主要有参观、案例研讨和模拟操作等;对学生的指导通常从巩固已学知识、促成学生互教和讲评等三个方面进行;要切实解决条件、师资和课时等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37.
我国刑法中关于绝对无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宜降低;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应负刑事责任的8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间歇性精神病人的规定无存在必要;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应坚持“必减”原则;醉酒人刑事责任的规定要具体化;聋哑人和盲人犯罪的规定应当删除。  相似文献   
38.
现行法律中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尚存在需要统一和规范的条款,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不同法律规定之间的冲突限制了该制度的实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应是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的一部分。在适用该制度时,应具备损害后果、侵权事实、侵权事实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观过错等构成要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应考虑当事人双方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39.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刑事立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下,强调用法律手段惩治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行为已成为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共识,各国和地区出于维护证券、期货市场正常秩序的需要,均十分注意通过刑事立法加强对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惩治。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社会、经济和法律制度的不完全一样,有关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刑事立法模式、内容、刑事责任、罪名等的规定也有很大的差异,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我国刑事立法的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40.
1997年《刑法》以数额为中心的定罪量刑标准缺乏社会适应性;各法定刑量刑幅度交叉现象严重;贪贿犯罪刑罚减免规定存在"宽严皆失"的弊端;生刑与死刑差距过大,资格剥夺措施一直缺位。《刑法修正案(九)》虽针对诸多问题作出了调整,但贪污与受贿的关系、终身监禁的落地实施等问题仍有待研究。为此,应降低贪贿入罪标准,扩大地方自由权,以无期徒刑重构终身监禁制度,厘清贪污受贿关系并严密刑罚裁量情节,废除贪贿犯罪刑罚减免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