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62篇
  免费   681篇
各国政治   487篇
工人农民   826篇
世界政治   40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95篇
法律   4166篇
中国共产党   1031篇
中国政治   2828篇
政治理论   1373篇
综合类   7237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485篇
  2019年   308篇
  2018年   329篇
  2017年   333篇
  2016年   402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1073篇
  2013年   1526篇
  2012年   1259篇
  2011年   1345篇
  2010年   1224篇
  2009年   1360篇
  2008年   1382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397篇
  2005年   1207篇
  2004年   1158篇
  2003年   948篇
  2002年   813篇
  2001年   631篇
  2000年   303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931.
邪教“法轮功”在世纪末的兴起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社会心理基础,迎合了一些人的实际需要,既有历史的巧合,又有现实的矛盾;既有迷信的沉淀,也有道德的困惑。“法轮功”练习者对“法轮功”的认识大体上经历了“知、信、求”三个阶段,当然每一个练习者的表现会有所不同。从动机上分析,有实用型、信仰型、盲目型、泄恨型和牟利型五种情况,但无论是出于何种动机,每一个参加“法轮功”练习的人必定是从中获得了某种需要的满足,才能促使他们以较为坚定的毅力坚持练功,而这种不断获得,不断反馈,又不断强化练功动机的过程也正是他们在心理上受“法轮功”及李洪志本人不断影响与操纵的过程。李洪志利用“法轮功”对广大练习者实行精神控制,并通过教主崇拜、邪说恐吓、群体效应予以实施,进而实现邪教反社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32.
读《史记·货殖列传》札记三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埏 《思想战线》2000,26(2):82-85
札记一<史记·货殖列传>和<汉书·货殖传>均有子贡传,唯不尽同.前者是表彰货殖家之贤而富者,后者意在尊孔,所以对子贡传加以更改.札记二<史记·货殖列传>中"椎埋"一词凡两见,其一是指货殖家"取与以时"牟利致富,与椎埋不相干,当为"推移"二字之误.札记三<史记·货殖列传>中"权利"一词在汉朝是盐铁的同义语.  相似文献   
933.
董晓萍 《思想战线》2000,26(5):66-68
加强中心城区党建工作必须以"三个代表”的思想为指针,紧密结合城区党建工作的实际情况,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找出薄弱环节,查找深层次原因,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探索并建立中心城区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机制.  相似文献   
934.
前苏东国家执政党长期背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导致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最终被人民所唾弃.江泽民同志总揽全局,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具有强烈针对性和时代感的“三个代表”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应对各种风浪和挑战的考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35.
计算机网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时代信息革命的重要标志,网络的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嫁接”和改造,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的途径和方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也将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的信息网络建设和管理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和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936.
本文主要依据<<伦理学原理>批注>,阐述并分析了青年毛泽东道德必须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精神之个人主义"、主观道德律等伦理思想,并指明其具有反对奴性道德、推进个性解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37.
本文从文艺与人民、文艺与政治两大角度论述了邓小平的文艺理论 ,并探讨了邓小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938.
人们历来把《孙子兵法·势篇》最后一段“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中的“人”释为“力战”或“兵众”、“指挥员”,把“择”释为“选择”,这是错误的。本文通过训释字义及考察孙子关于“众寡之用”的关系、兵员多寡优劣与力量强弱的关系,提出了“择人而任势”是指撇除兵员数量多寡这个因素去使用“势”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939.
ABSTRACT

Since roughly 2011, the Turkish state and the ruling Justice and Development Party (AKP) have been going through a process of mutual transformation. Some of the historical apprehensions, biases and frustrations exhibited by Turkey as a middle power have been absorbed by the relatively reformist AKP. Conversely, the AKP and its undisputed leader Erdo?an have seen their socio-political fears, power based conflicts and ethno-religious desires become dominant in all areas, including religion. 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bilateral transformation, Turkey has become both an inclusionary and a hegemonic-authoritarian state, and at the same time a weak one. Within this new ident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state, Sunni Islam has become one of the regime’s key focal points, with a new logic. This article seeks to expl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AKP’s Turkish state, religion and religious groups, by scrutinising Karrie Koesel’s logic of state-religion interaction in authoritarian regimes.  相似文献   
940.
ABSTRAC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n the AKP era, gender and sexuality play a central role in reshaping the secular-religious divide to instil ‘yeni milli’ (new national) – or as AKP members call it, ‘yerli ve milli’ (homegrown and national)- values. Adopting a feminist and reflexive approach, this article seeks to demonstrate that Erdo?an and the AKP have used gender and sexuality-related issue areas not as diversions to highjack the public agenda, as it is often assumed, but as a medium to regulate the neoliberal redistribution of conservative values. After a brief presen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gendered evolution of the secular-religious divide in Turkish politic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particular cases: the policies and discourse on LGBTI rights; the link that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the reproductive rights of women and ethnic identity; and how the AKP created new types of ‘other men’ and ‘other women.’ The article also seeks to show that in each case the meanings attributed to the secular and the religious in the secular-religious divide have shifted accordingly and that shift was reflective of, and was used to instil the particular set of values supportive of particular political posi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