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70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5篇 |
工人农民 | 20篇 |
世界政治 | 10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9篇 |
法律 | 32篇 |
中国共产党 | 198篇 |
中国政治 | 177篇 |
政治理论 | 66篇 |
综合类 | 34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65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93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43篇 |
2005年 | 31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6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马克思主义受到挑战的国际大背景下,领导中国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新的国情和实践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基本理论特征,是以消化吸收毛泽东的两份历史遗产作为历史起点,以马克思主义精髓实事求是为逻辑出发点,实现了由革命逻辑向建设逻辑的转变,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突破性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建构,邓小平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92.
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群体意识形态往往处于从属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群体意识形态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既有积极功能也有消极功能。正确认识群体意识形态功能对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93.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9,(2):61-66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篇光辉理论文献,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史经验,主要是:要准确地提炼和概括出契合中国社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理论问题;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和概括实践经验,形成新的理论;致力于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任何一个理论创新都是来之不易的,需要不懈努力,不断重新认识时代和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694.
马克思主义思想博大精深,许多受到马克思研究方法启发的人尝试着把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国际关系领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观察和解释国际问题。本文所讨论的葛兰西主义和批判理论,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对国际关系进行分析和评述。尽管这两个国际关系理论都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出发点,但根据它们对待马克思理论遗产的态度不同,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95.
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一主线推进一方针指导一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以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9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武志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6):48-50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697.
董大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3,37(2):23-32
劳动与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与思考的核心问题,人的幸福是二者统一性的现实体现,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构建必然经由劳动而得以完成。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通过对劳动的定义和异化劳动的批判,阐明了劳动哲学之质,并借由劳动与人自由的权利、自我的确证与发展的需要,表达了劳动幸福的价值旨归。在此理论前提下,以劳动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逻辑起点与人类社会共同体历史构建的基本依据,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将人与人之自我同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统一性关系历史地构建起来,从而实现全部人对幸福的原初追求,使人类社会成为幸福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698.
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进展情况,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9.
论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的新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代领导核心在科技社会功能、科技战略部署、科技战略意义、科技发展动力和科技发展根本途径等多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学说进行了丰富和发展。可以说,科学技术综合发展水平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指标,驾驭科技的娴熟程度是衡量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的重要标志,科技进步程度是衡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00.
李师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1,(4)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者永恒的标志。但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实践相结合,在发展中坚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坚持。百年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成功和苏东的失败均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应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给予特别的关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