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2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核心因素,当信任上升到政府层面就尤为重要了。人民把权力委托给政府去行使,这个委托行为的前提就是信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他们对于政府的信任态度直接影响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对这一群体的政府信任感的研究,无疑能给政府的决策和高校的教育提供信息和建议。通过高校的教育来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政府信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维持政权的稳定性、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对天津7所高校1300多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来探讨现今大学生对政府的信任状况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民族志观察和个案研究方法,从消费视角探索了城市中学生的性别社会化过程。研究发现,城市中学生消费具有显著的男女性别差异和性别成熟程度方面的特征;其性别社会化的形成机制是从媒体学习到消费体验继而在群体中相互传递,并以20-30岁单身同性的行为模式为学习目标,继而可能引发代际冲突与群体分隔。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不但有助于克服中学生性别社会化研究的薄弱性,而且能够矫正国内中学生消费研究中的部分误导性解释。  相似文献   
13.
所有权由神圣不可侵犯逐渐演变为一种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的权利,由此负有了一定的社会义务。究其原因,在于所有权不仅要保护个人财产而且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所有权社会化的实质就是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熊易寒  杨肖光 《青年研究》2012,(1):71-82,96
农民工子弟学校和公办学校是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两种主要渠道。本文在政治社会化的理论框架下,讨论学校类型对于农民工子女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接近主流价值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与主流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的疏离;(2)就读于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更为强烈地感受到城市主流社会的歧视;(3)公办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对于个人前景的预期低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具有更强的挫败感。可见,单纯的教育吸纳对于促进农民工子女社会融合的作用极其有限。  相似文献   
15.
社区警务不仅是一种警务方式,更是一种警务理念。社区警务的核心是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通过服务群众,实现社区警务社会化,达到治安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工会社会化维权是由工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是工会维权的成功路径之一,体现出创造性与实用性的高度统一,是科学维权的基本形式。工会社会化维权要求工会必须彻底摆脱狭义的维权观,通过广泛联手相关的权力部门,在全社会共同营造关心弱势群体的强烈氛围,更好地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与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不断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藏族儿童是在其所属家庭——社区(特指小社区)——村落(或城镇)这三重同质性较强的环境中"成长为宗教徒"的。这三重环境中的宗教性环境与非宗教性环境及因素的博弈结果,是藏族儿童成长为宗教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从人生社会化相关理论视角看,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种种非理性消费现象,标志着消费社会化的缺失,其原因在于大学生人生成长过程中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缺失,以及社会负面宣传的影响,可行的对策,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三位一体的消费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有利有弊。一方面,起到了增强社会化的自主性、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拓宽人际互动的范围和提供广阔的虚拟角色演绎空间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造成了社会化的缺陷、道德社会化的偏离、人生价值观的冲击以及自我角色的失调等负面影响。应该加强网络的管理,加强青少年健康上网的引导和社会化方面的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地社会化。  相似文献   
20.
Event marketing allows a brand to target an audience by creating or enhancing an image through association with a particular event. In the political arena, a party is also a brand, and a campaign can be considered a series of event marketing activities. This study explores if the two major event marketing activities of the 2012 Taiwan presidential election campaign, Three Little Pigs and Good Luck Charms, might have impacted on young voters’ preference for the respective parties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parties’ images via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 online survey was applied with a random sample of 815 drawn from InsightXplorer’s Cyber Panel databas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e significant effect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y media, family, and peers in that when people encountered the campaign events more often in the media and had more discussions with their families and peers, they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party and perceive the party image positively. Additionally,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 supporters and non-Kuomintang (KMT) supporters were more likely to perceive Three Little Pigs as positive for the DPP, while KMT supporters and non-DPP supporters tended to believe that Good Luck Charms had positive impacts for K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