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6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问题意识的反思代表着理论生产的自觉。在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对象化、借由学科史评估的方法论建设以及独立的本土实证研究等已经成为引领这一学科发展的突出问题。在这些问题支持下,通过建设处理异质素材的研究模式,形成科学对话平台,已经成为这一学科快速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12.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大量政治经济研究集中关注经济政策背后的政治活动,本文按学科属性将这类研究归为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研究,以区别于其他学科如政治学或历史学的政治经济研究,这有助于澄清当前因“新政治经济学”这一笼统概念所产生的认知混淆。本文提出,经济学之所以进行非市场领域的分析,归根结底是为了降低或避免市场失灵,仅从这一点看,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研究与主流经济学非但不是背道而驰,而是志趣相投。  相似文献   
113.
非传统安全研究给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思考带来了许多新的关注领域。文化安全在当代,主要指各国人民都不希望自己所属的“国家一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文化特性会在全球化大势下逐渐消失或退化。这种被普遍渴望的“安全感”保障,需要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局观视野,一种尊重国际文化关系以及国家与社会文化关系复杂性和联动性的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4.
This article offers a critical reflection on the field of Sudan Studies in light of the partition of Sudan into two states in 2011. It charts the emergence of Sudan Studies as a distinct research field, emphasising the temporal gap between the beginning of scholarly writing on Sudan and the moment when the labels “Sudan Studies” and “dirāsāt sūdāniyya” appeared. The current relevance of a “transnational” field of Sudan Studies is questioned, leading the author to suggest various criteria that may legitimise the existence of a distinct -if not unified- “Sudanist” field. Finally, the article envisions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the historical scholarship on the two Sudans, both in the new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context that has been taking shape since 2011, and from a more specifically historiographical perspective.  相似文献   
115.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s of ‘failed’ and ‘failing’ states, arguing that the terms have come to be used in such widely divergent and problematic ways that they have lost any utility. The article details six serious problems with the term ‘state failure’ and related terms like ‘fragile’ or ‘troubled’ states, concluding that analysts should abandon these terms. It concludes with a modest attempt to develop alternative concepts and principles for thinking about diverse states that pose varied challenges for academic analysis and policy makers.  相似文献   
116.
张耀  姜鹏 《东北亚论坛》2022,31(1):63-83
在地区权力结构不平衡的背景下,地区大国争取地区领导权的研究往往认为体系内的中小国家在功能上具有同质性,从而忽略了地区次大国的特殊性。事实上,地区次大国与地区小国的行为逻辑出发点不同,且对是否接受地区大国领导的态度表现存在差异。从地区等级的视角出发,可对全球各地区等级体系进行划分,并将主导地区等级体系变迁的内生动力归为地区权威的演化。基于此,本文依托地区权威二重性建立了以地区权威类型为核心解释变量的分析框架,呈现出地区次大国应对地区领导的因果机制。研究表明:地区次大国的态度取向与行为选择受到地区权威支配性(双边实力位差)与正当性(大国威胁程度、地区制度化水平和战略文化趋同性)的影响。在关系型权威下,地区次大国倾向于选择追随或承认战略;而在象征型权威下,地区次大国对地区大国易于表现为抵触或制衡行为。文章结合类型化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符合当今地区等级体系的总体经验事实进行跨地区全样本案例分析,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充分把握地区等级体系中的次大国与大国互动规律对于地区大国领导力的平稳提升和地区战略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