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27篇
  免费   646篇
各国政治   662篇
工人农民   874篇
世界政治   2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75篇
法律   7814篇
中国共产党   2185篇
中国政治   5116篇
政治理论   1903篇
综合类   1335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36篇
  2020年   571篇
  2019年   226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256篇
  2016年   324篇
  2015年   422篇
  2014年   1688篇
  2013年   1902篇
  2012年   2039篇
  2011年   2247篇
  2010年   2137篇
  2009年   2277篇
  2008年   2477篇
  2007年   2618篇
  2006年   2813篇
  2005年   2566篇
  2004年   2515篇
  2003年   1969篇
  2002年   1599篇
  2001年   1201篇
  2000年   58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锋 《法学论坛》2005,20(2):59-64
环境伦理的突出功能表现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调整上。本文从法学视角切入 ,以“权利”作为分析文本 ,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自然的权利”上的理论分歧 ,提出了“非人类中心主义”、“自然权利”的环境伦理定位。  相似文献   
92.
论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慧 《法学论坛》2005,20(4):119-124
物权的变动模式作为物权法的重要内容,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点。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现行立法背景下的物权变动模式,对于未来物权立法能否选择一个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权变动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现行法规定的物权变动模式,虽非债权意思主义,但也绝不是学界通说的债权形式主义,而是一种特有的模式——物权意思主义。  相似文献   
93.
工伤认定中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确认定工伤,首先要根据工伤的构成要件准确把握工伤的概念,其次要能够准确把握劳务关系、雇佣关系、委托关系与事实劳动关系之间的异同,最后需要结合实际对工作原因、工作场所、上下班途中等三大要素作出合理认定。  相似文献   
94.
确立自觉的责任意识和培养强烈的道德责任感,从权力本位转变为责任本位,是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人民警察具有其自身的职业道德责任特点、承担职业道德责任的限度以及增强职业道德责任感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
造成冲击铁路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原因是复杂的 ,多方面的 ,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也有客观方面的因素。对此笔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心理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阐明了带有普遍规律性和特殊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96.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区位优势重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前,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周边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还主要以低层次初级产品与劳务输出为主,没有充分发挥出东北所拥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加强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这需要重构区位优势,调整东北地区参与东北亚地区国际分工的产业组合。为此,要加快产业转型,打造世界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替代产业;做强做大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  相似文献   
97.
The concern driving current debate on agricultural extension is increasingly that of how to help farmers learn how to deal with the complex world around them responsibly and profitably, in such a way that the extension worker is ancillary. This article seeks to deconstruct and provide a more reasoned 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ervices through a reflection on development paradigms, adult education, individual empowerment, and institutional pluralism. By calling into question the underlying ethical dimensions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it is possible to develop an alternative paradigm and thereby generate new insights into it.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raison d'être of agricultural extension today must be to create an ethical basis which ensures that extension practices are more inclusive and thus responsive to the needs of farmers and other rural populations, integrating individual expectations into the wider socio-economic, cultural, political,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8.
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和直接受益者,只有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真正树立其主体地位,切实保护和落实其政治权利,新农村建设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要发挥我国农民的主体作用,当务之急是真正落实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话语权。本文在分析农民利益表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如何进行利益表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9.
刘文宇 《行政与法》2005,(12):122-124
新《破产法》(草案)①引入了破产重整制度,并对其专设一章,可见重整制度之重要。破产重整的立法精神是再建主义精神。笔者认为,要想使破产重整制度发挥其最大功效,实现立法者拯救企业的立法本意,最关键的是在利益制衡原则的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各方主体的角色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在此基础上,对破产重整制度中各主体的权限与职责做明确科学的规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破产重整制度的作用。本文基于破产重整的制衡原则,对破产重整中各方主体进行了角色定位,希望能构建起破产重整制度中各方主体间完善科学的关系,从而加深对破产重整制度的理解,促进破产重整制在我国度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0.
With the divorce rate rising and related child visitation disputes becoming an increasingly difficult issue before the courts, supervised visitation programs have proliferated over the last decade. The literature demonstrates that ongoing contact between children and both parents following separation and/or divorce is important for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adjustment and positive child/parent relations. However, there is a paucity of literature demonstrating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vised visitation programs and child/parent relationship outcomes. Based on the lack of outcome research the authors argue for a second generation of research regarding intended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supervised visit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and synthesizes the current literature, highlighting strengths, limitations, significant findings and proposes a critical need for evidence‐based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