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2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165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65篇
政治理论   58篇
综合类   36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当下中国学界与政界主要存在着三种服务型政府观,即基于政府价值理念的内涵定位和适应后工业社会治理要求的服务型政府观;基于政府价值理念的内涵定位和主要借鉴工业社会治理经验的服务型政府观;基于政府职能结构的内涵定位和主要借鉴工业社会治理经验的服务型政府观。它们在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内涵、主要特征、兴起动因、理论基础等方面的阐释与定位都不尽相同。就目前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而言,第一种服务型政府观理论目标相当宏大高远,但实践响应比较困难;第二种服务型政府观理论契合学界主流观点,但实践响应比较一般;第三种服务型政府观理论契合政界近期工作,且实践响应也较明显。梳理和比较这些不同的服务型政府观应当是推进和深化服务型政府研究的必要环节和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2.
"冲击-反应"论是近现代西方学者包括马克思以中国国情为依据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一种观点。中国革命的导师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分析就明显受到马克思中国观的影响,其观点与"冲击-反应"论亦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相似。但在近现代中国革命任务的问题上,毛泽东却在当时苏联的影响下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这使他的革命论与马克思的社会革命理论、世界历史理论与东方社会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并影响了建国后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23.
古代中国与朝鲜的“气”哲学传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元气自然论在王充以后,受魏晋玄学思辩哲学的压抑一度发展低迷,到北宋张载时走向高峰而发展为元气本体论,后又受程朱"理"论的排挤,一度衰微。300年后,王廷相、王夫之的气论又形成发展高潮。在朝鲜,确立气一元论哲学的徐敬德之后,气哲学传统就表现为主理主气之争、唯理唯气之争,最终由崔汉绮总集成。中国的气论主要作为宇宙本根论,道器、形而上、形而下等范畴始终成为诠释的中心。朝鲜的气论则更多地是对心、性、情等伦理本体的探讨,故主要围绕理气、心性、善恶等概念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4.
差别交往理论与青少年犯罪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别交往理论是美国20世纪犯罪原因的社会学观点发展中的里程碑。它突破了传统的从生物和心理异常方面探讨犯罪行为原因的研究定式格局,将视线切换到“正常的人”是如何学习进行犯罪行为的问题上,牢固确立了“犯罪行为是习得的”观点。这一理论表明,既然犯罪是后天习得的,那么预防犯罪就成为可能,加强与非犯罪行为模式的联系,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将这一理论运用于矫正领域,我们有必要树立“社区为本”的矫正理念。  相似文献   
25.
刘凯 《政法论坛》2020,(1):62-76
科学化是经济法学科发展的关键。法教义学呈现了法律科学的逻辑性、体系性和可验证性的基本要素,为经济法学的科学化提供了体系化的可能路径。根据法教义学"价值-规范-事实"的研究框架,在价值层面,经济法的社会功能是一种社会对国家经济治理权的想象和期待,旨在以正当、合理的经济介入方式维持和恢复经济系统的良序运行,经济介入的积极形式是培育市场功能条件,消极形式是对经济系统自主运行失序状态的纠正。在规范层面,经济法律规范体系可分解为四组经济法教义学的"理想类型",从而构建起由社会功能、公正优先和法律义务三个要素组成的法律命题体系。在事实层面,经济法应实现立法的体系化与司法的操作化,达成法教义与法治实践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6.
一种流行的对现代货币理论的批评认为,现代货币理论忽视了金融市场在货币创造中的主体地位;现代货币理论的错误认识会导致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这种反对意见不仅误解了现代货币理论,而且建立在错误的历史观上,忽视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首先,现代货币理论形成了包括商业银行和政府在内的对货币等级结构的完整认识。其次,在历史上,财政作为货币创造主体的作用并没有让位于商业银行体系,相反,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国家财政的作用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再次,政府的货币创造具有生产性的一面,它在推动创新和生产力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政府创造和回收货币并不是剥削,而是国家的公共目的所使然。最后,货币创造主体的制度设计及其争论的问题本质上是更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学问题。  相似文献   
27.
Little has been done to quantitatively establis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iddle class and a specific regime type. In an effort to fill in the gap, this study uses Asian Barometer survey dataset to examine the attitudes and orientation of China’s rising middle class. We find that the Chinese middle class does show higher democratic orientation than those we categorize as lower class, but only if class is defined by occupation or by self-identification, and not by income level. We interpret this result to mean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offers new life experiences with the creation of new types of professions and enhances people’s agreement with modern democratic values by arousing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their new social class status.
Min TangEmail:

Min Tang   is doctoral candida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Purdue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 is in democratization, Asian political economy, and Chinese politics. His recent publications appear in Democratization (15:1, 2008) and African and Asian Studies (7:2, 2008). Dwayne Woods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at Purdue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interest includes democratization, geograph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 recent work can be found in African and Asian Studies (7:2, 2008) and Commonwealth & Comparative Politics (45:2, 2007). Jujun Zhao   is PhD studen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t Nankai University. His research focuses on local government, public finance, and Chinese politics.  相似文献   
28.
杨淑琼  刘河元 《学理论》2009,(15):17-19
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性理论认为人只有在对象性活动中才能确证自己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主体性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特征。这一理论要求“空巢”村农民主体建设要理清农民劳动力结构,定位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宴尊重农民意愿,凸显农民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要改变农民社会关系,确保农民主体自主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29.
本研究分别对以官方统计数据和自我报告法获得的数据进行初步回归分析发现,在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多种因素中,"低自我控制(low self-control)"的解释力最为突出,证实了青春期特有的身心冲突极有可能是导致此人生阶段犯罪(或偏差行为)激增的主要因素。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青少年犯罪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0.
Gottfredson and Hirschi’s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GTC)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cited and tested theories in criminology. It posits to be in effect transcultural in its application and relevant for any norm-violating behaviors. As most empirical work has been completed in English speaking countries, the current study tested some of the main theoretical postulates in a sample of 214 Argentinean male adolescents, both offenders and non-offenders. More specifically, it tes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arental practices, self-control, criminal opportunities, and deviance. Findings provide evidence that offenders reported more deviant behaviors and more risk factors than non-offenders. They also provide partial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main theoretical propositions. Maternal closeness, support. and monitoring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self-control and on deviance; both low self-control and opportunities had direct effects of deviant behaviors.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of study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