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存在着严重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大批优秀大学生到落后地区支教,可以相对缓解当前农村教育的部分问题,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建立稳定的农村教师队伍有如下对策:解决经费短缺和工资拖欠问题;改革工资评定制度;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师双向流动制度;定期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42.
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锡祥  吴鹏 《时代法学》2006,4(5):91-9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始建于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按照规划将于2010年建成,它是一个包括11个成员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本文考察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其他自由贸易区的法律模式,并对其利弊得失作了恰如其分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以2005年生效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为基础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优点和存在的缺陷,探究了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提炼出可供借鉴的合理成分和可取之处,在总结归纳的同时,提出了完善和改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43.
回顾自由经济区,自由经济区历史发展的演进过程可以分为6代。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也从沿海到内地,从南到北设立了众多的自由经济区。中韩两国政府现在都在积极推进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自由贸易谈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设立威海(韩国)自由经济区具有“大环境”和“小环境”有利因素。并且有两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供参考。该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会对扩大威海与韩国的经贸往来,拉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44.
吉林省经济发展要以珲春——图们江地区开发为龙头,带动龙头与龙身的协调发展,发挥对外开放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5.
孙宇鹏 《中国发展》2012,12(6):65-74
科技创新是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发挥后发优势的必经路径。恩施州科技创新虽有所发展,但还是相对落后。其原因主要是科技意识、经济水平、科技人才不足等。建议从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科技投入方式、建立企业技术创新长效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等四方面构建恩施州科技创新战略,并提出以科技创新带动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创新人才建设和充分发挥科技部门服务职能等方面是实现科技创新战略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46.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同心"思想融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为一体,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于一身。思想上同心同德是根本,目标上同心同向是灵魂,行动上同心同行是关键,建设和巩固政治共识是"同心"的基础。毕节试验区同心共创、同心共建、同心共进的探索和实践,集中展示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同心"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巨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47.
《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是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为与国民党法统保持一致而制定的唐级地方性法规。它以三民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同时又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国民党政权妄图通过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建立一党专制的政权。为争取自身的独立合法地位,中共提出符合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才是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的制定、公布、实施和废止的过程是中共对三民主义理论的认真研究和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共的三民主义理论不仅对根据地时期的法制建设意义深远,而且对当代中国的法制建设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8.
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作为中国西南沿边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北部湾经济区保税物流体系的重要枢纽,紧紧抓住推动设立凭祥沿边开发开放国家重点试验区以及推进建设中越凭祥—同登跨境合作区等新的战略机遇,坚持贴边发展,跨境合作,打造中国—东盟陆路物流枢纽,务实推进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建设。  相似文献   
49.
刘珺如  毛艳华 《公共行政评论》2020,(2):94-108,196,197
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是区域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往往面临集体行动困境。因此,需要建立区域治理的协调制度来协调多元治理主体、项目建设和不同利益群体这三个层面来克服集体行动困境,共同提供跨区域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欧盟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各自的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中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区域协调制度。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治理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在法治化的框架下实施区域协调;完善中央层面、区域层面和地方层面的多元治理主体间的权能分配制度;区域协调机构应着重提升"跨区域"的公共利益;扩大区域治理的协调范围,创新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0.
藏区青少年群体所处地理位置特殊,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藏区青少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教学力量相对薄弱、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教学内容陈旧、青少年群体核心价值观移位、心理问题日渐突出等问题,应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