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53篇
法律   47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14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吴三通 《中国发展》2011,11(2):10-14
该文着眼于分析武汉-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面临的主要约束条件,即经济发展阶段制约、政府公共治理机制缺失、技术硬约束、文化理念落后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两型社会建设中地方政府的短期行动安排与中长期改革框架。  相似文献   
92.
在海洋油气勘探与开发方面,海峡两岸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东沙海域作为潜在的油气资源富集区,区位优势明显。两岸可在东沙海域全面推进油气资源的合作勘探与开发,为今后在其他海域合作积累经验,共同维护南海油气资源开发权利和南海主权。  相似文献   
93.
近代西北干旱内陆河区形成了以流域和灌溉渠系为纽带的社会群落,为了解决用水纠纷,做好水资源的管理分配,河流上下游各县之间制定了分水制度,各县建立灌溉用水的管理机构,灌区内普遍制定了水规,规定灌溉水的使用方法,明确用户的权利与责任。其不但反映了西北干旱内陆河区农村村社变迁的一般状况,还可以从中解读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该地区,灌溉水管理对农村社会的巨大影响。从历史角度审视这一问题,其意义在于:灌溉水管理的基本精神是公平公正原则,地方政府基本职责是维护群众的水利权益;增加灌溉水量、开发水源是解决干旱区供水矛盾的根本出路;灌溉水的开发与管理开拓了人类生存的空间,并成为维系社会的纽带;灌溉水的管理权被士绅阶层垄断并与神权相结合,表现了时代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4.
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互联网正以日渐强势的姿态呈现在大众面前,媒介传播的性别失衡也引发了学界的探究并催生了一批女性网站的崛起,但是在中国女性构成中占绝对比例的农村妇女却鲜从互联网环境中受益。因此,从中国农村女性的角色变迁、国内女性网站的发展现状出发。探析互联网作为新媒介重构中国农村女性形象的可能性及对策,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
中国云南省境外缅甸北部地区传统罂粟毒品种植面积自2007年以来逐年大幅上升,新型合成冰毒类毒品来势凶猛,对中国构成巨大威胁。缅甸新政府成立后对中缅边境地区的安全形势有何影响,缅北地区毒品种植与毒品加工的反弹以及禁毒工作的严峻态势,值得中国禁毒理论学界和实战部门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96.
田荔枝 《政法论丛》2014,(3):95-103
革命根据地判词在中国近代判词发展史上处于一个极为独特的地位,其上承民国时期,下启新中国成立.一方面传承了古代判词及民国时期判词的某些特点,一方面又强烈地体现出特定时期的通俗性、政策性与情感性,不论是结构模式的逻辑化还是语汇的专业化程度均出现新的变化,说理亦颇具感染效果.其成功经验和教训对当代判词制作具有借鉴与参考价值,尤其在当今裁判文书上网机制下①,如何让判决书面向公众,更显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97.
98.
全球化的实质是着眼于整个地区内,各个不同实体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诸领域内相互联系的日益紧密和相互交融的不断加强这样一种态势.苏美尔人诸城邦小国向大一统的闪米特语民族(阿卡德人的巴比伦)国家汇聚,文化优势民族在政治上臣服于文化劣势民族,但在文化方面却反其道而行之.以闪米特民族为主体的中东统一民族在多个以巴比伦城为中心的帝国的传承中略具雏形.而中古以降统一阿拉伯民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阿拉伯时期占据主流地位且不断进行的地区文化一体化运动过程,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强大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来源或许应当归结于伊斯兰教义对多个民族精神信仰和现实需求的有机综合.  相似文献   
99.
对东盟而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特别是中国加入WTO,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中国与东盟之间双边贸易、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逐年递增,中国对东盟经济增长的拉动日益加大,而成立自由贸易区可以进一步强化这种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促进东盟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东盟希望通过建立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依据各自的比较优势而进行分工与协作,进而避免在对外出口与吸引外资方面的直接竞争。  相似文献   
100.
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区域贫困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贵州喀斯特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贫困有其客观的自然、历史与社会基础.喀斯特环境的地表破碎、山高谷深、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系统失调、使人群生活和生产条件较差.少数民族长期的自然经济形成了比较封闭的人文社会环境.应该说喀斯特民族贫地区是由长期劣势自然条件形成的失衡的生态系统,长期的自然经济形成的封闭的人文社会环境和长期的单一经济结构形成的脆弱、低值的经济态势共同组合的一个区域封闭、主体薄弱、供体贫瘠、载体超负的地理综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