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7篇
  免费   213篇
各国政治   258篇
工人农民   75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2篇
法律   557篇
中国共产党   352篇
中国政治   533篇
政治理论   226篇
综合类   138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95篇
  2010年   270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客观上要求我国政府必须尽快由事务型向服务型转变。为了顺利实现这一转变,需要切实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对我国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将现行的政府主要职能由“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调整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或者调整为“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市场监管和经济调节”。  相似文献   
12.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了解汉英语言和文化差异,培养其用英语思维习惯,提高理解能力;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搞好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积极开口说英语,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标志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为人类认识未来和发展开辟的一个新的视角.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构建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它标志着当代中国将走出一条独特的、既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又不同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新道路及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梳理从古至今的民主理论体系,可将其分为理想主义民主或理性主义民主、经验主义民主以及现实主义民主。理性主义民主可分为自由主义民主、平等主义民主和多数统治论民主。现实主义民主分为程序民主、宪政民主和平衡民主。学习借鉴西方国家民主理念,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构建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民主机制,是我国的民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南洋研究院的华侨华人研究体现了多学科、兼顾历史与现状、教学相长的特色。除了经济、历史、政治学(国际关系)等主要学科外,南洋院师生越来越多地借重民族学、宗教学、金融学、人口学、语言学、管理学、图书及版本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华侨华人。在侧重华侨华人现状研究时,仍继续关注华人史研究。在相关学位课程带动下,硕博生的学位论文研究日益成为南洋院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总体而言,南洋院的华侨华人研究仍呈现创新能力弱、文献单薄、低水平重复等问题,这既是国内文科重量化考核导向的结果,也与研究人员浮躁的学术态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经过二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 ,我国出现了如律协、足协、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具有自治属性的社会组织 ;这些组织具有全体性、自治性和公权力性 ,承担着原由政府部门行使的管理职能 ,成为公共行政的主体。对这些组织既要予以法治监督 ,又要注意保护其行业自治权 ;在司法审查时 ,需要从设置诉前行政救济程序与合理限定司法审查范围等方面防止司法权过度介入其自治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间坐标,应当着眼于“后礼法”这样一个关节点。在“后礼法”时代,既要认真对待“礼法”时代之“礼”在“后礼法”时代的历史遗留物,更要积极应对“后礼法”时代本身对于中国法学提出的挑战。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空间坐标,应当从“中国与西方”这种传统的法学空间图式,转换到“中国与世界”这一新的法学图式中来。在传统的“中国与西方”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西方法学来定义的,在“中国与世界”图式中,现代性的中国法学话语主要是由世界法学来定义的。通过建构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时空坐标,有助于中国法学树立起自我意识与自主观念,承担起为世界法学做出“中国贡献”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论苏区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区精神是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方志敏等领导培育形成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其内涵博大精深,归纳起来就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艰苦奉献,廉洁奉公,争创第一"。其中最具中央苏区原创特色的是"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自律、争创第一"。它是中国革命精神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井冈山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深化和发展,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泉,在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性问题,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特别是发展环保型、生态型农业产业则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探索性工作.本文重点探讨了发展特色环保农业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发展环保农业的途径和政府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长期熏陶培铸的结果。在中华文化精神的陶冶下,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精神,铸造了民族之魂。中华民族是一个求实的民族,崇尚气节的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豁达乐观的民族。由于中国文化自身的特质,中国民族也有自己的弱点、缺点和不足,是需要改进更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