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11篇
中国政治   25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31.
本文论述了建立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预防体系的必要性以及该预防体系各部分的内容组成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32.
加入WTO对公安道路交通管理的影响是广泛的,而最为直接的影响将集中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职能、违章处罚职能、考试教育职能和事故处理职能等万面.我们必须在这四个方面予以调整和改革,逐步向国际通行的规则靠拢.  相似文献   
333.
从沈阳“撞了白撞”的法规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出台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争论。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妥善处理行人与机动车驾驶员之间的紧张关系,更要彰显人的生命健康价值的优先地位;另一方面,也要从法律规范层面剖析第76条的归责原则与法律适用,既突出强调机动车一方要承担的严格责任,也强调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违规亦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这样我们就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道交法第76条立法精神与价值取向,有利于公平合理地确定事故双方的责任,进而达到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的立法目的。  相似文献   
334.
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以及法官对鉴定结论的依赖性造成了目前医疗鉴定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法医学医疗鉴定共存的二元化局面。侵权责任法在民事赔偿上否定了医疗事故的概念,提出以医疗损害责任为核心的民事责任制度,使医疗鉴定面临了新的问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和法医学医疗鉴定机制都存在种种缺陷,不能完全满足侵权责任法对医疗鉴定的新的需求。无论是鉴定结论的固有属性还是侵权责任法的新的技术内容都要求对现有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模式进行改革,建立起符合《侵权责任法》要求的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335.
论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危机与改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鑫  梁俊超 《证据科学》2010,18(4):409-424
法律规定的不完善以及法官对鉴定结论的依赖性造成了目前医疗鉴定中,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与法医学医疗鉴定共存的二元化局面。侵权责任法在民事赔偿上否定了医疗事故的概念,提出以医疗损害责任为核心的民事责任制度,使医疗鉴定面临了新的问题。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制和法医学医疗鉴定机制都存在种种缺陷,不能完全满足侵权责任法对医疗鉴定的新的需求。无论是鉴定结论的固有属性还是侵权责任法的新的技术内容都要求对现有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模式进行改革,建立起符合《侵权责任法》要求的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336.
药品安全事故原因多种多样。本文从制药企业新药R&D投资角度分析药品事故原因。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的药品安全规制环境使得制药企业R&D所谓的新药获得的收益与承担的风险严重不对称是药品安全问题严重的根源。  相似文献   
337.
道路交通事故中行人伤亡突出,通过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至2007年泸州市主城区(江阳区)的机动车致行人伤亡交通事故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规律,为进一步控制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交通参与者伤亡事故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8.
目的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特点,为今后此类事故的法医学鉴定以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上海市2005--2008年间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亡案例18例,从案件的性质、损伤机制及特征等方面,总结此类案件的法医学特点。结果18例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死者,年龄在21~55岁。其中,自杀14例,意外4例;颅脑损伤死亡14例,创伤性休克死亡4例。损伤以撞击、摔跌伤为主,部分存在碾压伤。结论城市轨道交通事故所致损伤具有其特征性,案件性质主要为自杀,部分为偶然的意外事件,具有可防范性。  相似文献   
339.
交通事故认定,作为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的依据,直接牵涉到交通事故当事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益,此种认定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而不属于鉴定结论。在实践中,由于交通事故处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加上交警部门和交通民警素质高低不等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在交通事故认定上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与此相配套的救济方法也是捉襟见肘。针对存在的这些缺陷,应采取综合措施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340.
大学生精神疾病已经成为引发校园恶性事件的重要原因,重视学生精神卫生、有效应对精神疾病,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是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透过大学生中常见的、容易引发恶性事件的三类精神疾病,分析了其引发恶性事件的可能性,提出了相应的应对干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