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3篇
  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84篇
工人农民   86篇
世界政治   8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95篇
法律   693篇
中国共产党   316篇
中国政治   559篇
政治理论   411篇
综合类   1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328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345篇
  2007年   443篇
  2006年   466篇
  2005年   331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1917年爆发的“文学革命”是社会时代的产物。社会制度由帝制而共和的变迁,社会恶劣环境状况的刺激,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本土文学改良的积淀和新文化运动的助产,构成了“文学革命”产生的四大主要社会时代因素。  相似文献   
32.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过程体现为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发展为社会保障提供物质支持,社会保障制度则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坚强的后盾,促进人与社会系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3.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一个广泛涉及党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政权建设乃至领导水平、管理方法等各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其中党的思想建设状况占有首要地位,它对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行,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重要的思想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34.
市场经济与民族精神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强烈而深刻地作用于当代中国人的心理和观念,影响着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时代走向,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成为重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5.
当前的全球化需要理性的约束和调整,因而国际法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法治分为“国际良法”和“全球善治”两个方面,但是当代国际法还远没有达到这两个标准,存在着国际法不成体系、规避国际法、司法体制的选择性、国际立法的导向性、国际行政机关的弊病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是人类的目前状态意味着有必要在当前的体系上进行改革和发展,向国际法治的真正实现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36.
论和谐侦查的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侦查是指权力机关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和社会许容度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性措施。侦查语境指的是侦查存在和运行的外部环境。和谐侦查的实现应以相关语境为依托,汲取语境的合理内核,相辅相成。其现实语境应涵盖以人为本的政治语境,正义实现的法律语境,探求真实的哲学语境。和谐侦查的构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侦查所应有的各项理性规则与程序,侦查所面临的评价标准等等,仍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3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聚焦"社会建设",这昭示着我国政府职能即将开始一次真正意义的转型,它标志着以个人社会权利为中心的整体性社会建设的开始。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家权力向社会公民权利回归的历程分析,总结浙江的现实经验,可以看出,培育与国家公共权力相对应并能与之进行有效互动、制衡的社会力量,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基础要件。  相似文献   
38.
要实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应该从法律价值的转变着手,要求法律必须承认和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正义观,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体;要求法律的价值理念由义务本位向权利与义务并举的方向更新,更多的关注弱势群体的各项权利;要求法律制度的价值理念由偏重效率向公正与效率辩证统一的方向努力,并把关注社会公正放在首要位置。此外,还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制,严格执法,采用多层次的保护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39.
本文首先对英国学派的国际社会理论进行了梳理,详细分析了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世界社会的关系,并用此分析冷战后的中国—东盟关系。本文认为中国—东盟之间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国际社会,主要依据有:两者缺乏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两者关系的机制化程度不高。所以,要改善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至少做到: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跨文化交流,真正发挥双边国际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40.
Despite high revalence rates of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the lives of extremely poor women with dependent children, few studies have investigated the patterns of violence that occur over tim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omen that serve as risk markers for partner viole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patterns of domestic violence longitudinally and uses multivariate analyses to delineate childhood and adult risk markers for recent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in this population of women. Analyses draw upon a sample of 436 homeless and extremely poor housed mothers receiving welfare, in a mid-sized city in Massachusetts with a large Hispanic population of Puerto Rican descent and relatively fewer Blacks. We found that among women with complete longitudinal data (N=280), almost two-thirds experienced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at some point during their adult life by the end of study follow-up, and that the abuse before and after the baseline interview was episodic and limited over time. To examine the role of individual women's factors, while controlling for partner characteristics, we used baseline data on women who had been partnered during the past year (N=336). Among childhood predictors, we found that sexual molestation contributed most significantly to adult intimate partner violence that occurred during the past year prior to the baseline interview. Adult risk markers included inadequate emotional support from non-professionals, poor self-esteem, and a partner with substance abuse problems. Having a partner with poor work history was another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recent abuse. Ethnicity did not significantly predict whether women were abused or not during the past year, contrary to other findings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