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8篇
  免费   86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1篇
法律   594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5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1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50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Chris Ealham 《Labor History》2017,58(3):245-270
Revisionist historians and their Neo-Revisionist/conservative fellow travellers identify the Spanish left as the main cause of the civil war (1936–1939) that culminated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ranco dictatorship. Such claims are possible because these historians distort both the history of the left and the nature of social protest and mass mobilisation during these years. In part, the reliance of Neo-Revisionist/conservative historians on the methods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history – combined with their stubborn aversion to social history –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them to understand the lef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only through social history is it possible to comprehend the complex and shifting nature of protest dynamics in the 1930s. Indeed, many of the conflicts that played out in the political arena during these years were conditioned by structural economic problems and social tensions that resulted in diverse forms of radical contestation among the grassroots of leftist movements. Social, and indeed cultural history, are, therefore, central to any analysis of the myriad forms of these protest energies that flowed from the bottom up to shap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leftist organisations.  相似文献   
42.
贫困是导致犯罪的重要原因。相对贫困导致外来人口犯罪的客观原因包括经济因素、控制机制因素、地缘因素、就业因素和社会消极因素;主现原因包括心理承受力和心态、受教育程度。外来人口犯罪的特点表现为作案手段简单,随意性和流动性大,以宗亲或同乡关系为纽带结伙作案。作案类型主要是盗窃、抢劫、诈骗和伤害。抑制外来人口犯罪应发展经济,有效地控制贫富差距,防止两级分化;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抓,保持社会全面、协调地发展;教育农民;完善城市治安防范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43.
以脾单个核细胞总RNA为模板,对鸡白细胞介素-2受体基因γ链(chIL-2Rγ)进行了RT-PCR,获得了一1 047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34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质量为37.8 ku的蛋白多肽。预测的鸡IL-2Rγ多肽链中包含4个保守半胱氨酸残基、1个WSXWS基序和7个N连接的糖基化位点。鸡IL-2Rγ与其他动物IL-2Rγ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仅为21.4%~38.2%。RT-PCR检测发现,鸡IL-2RγmRNA分布于大脑、小脑、脊髓、腔上囊、脾、胸腺、骨髓、盲肠扁桃体、腺胃、肌胃、空肠、卵黄囊憩室、回肠、盲肠、直肠、心脏、肾、肺、肝、骨骼肌和皮肤,而在十二指肠和睾丸中没有检测到其转录。构建了鸡IL-2Rγ胞外区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进行了表达和鉴定。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血瘀证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以社区9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相关临床信息并进行中医辨证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血瘀证的影响因素。 结果 90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血瘀脉络证165例,阴虚热盛证、湿热困脾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分别为137、135、334、130例,分别兼夹血瘀证55、57、200、101例,各证型兼夹血瘀证的比例明显不同(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高血压并发症、收缩压、体质量、体型是血瘀证的影响因素,舒张压、血脂水平不是血瘀证的影响因素;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并发症、收缩压是血瘀证的影响因素。 结论 血瘀证是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证型,年龄越大,具有高血压并发症,收缩压较高者易于出现血瘀证,尚不能认为病程、体质量和体型是2型糖尿病血瘀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5.
运输毒品行为具有独立性,其在行为方式上体现的社会危害性与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的社会危害性有明显差异.因此,不宜将运输毒品和走私、贩卖、制造毒品规定在一个选择性罪名中.运输毒品行为自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对运输毒品行为进行分类研究的必要性,这不仅符合量刑规范化的要求,而且也是刑法罪刑均衡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67例患分胃肠实热(34例),脾虚湿阻(13例)、肝郁气滞(12例)、肾气不足(8例)4型,视不同证型施以相应补泻手法,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血脂等的变化。结果:针灸在调整患糖脂代谢的同时,还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及肥胖指标。  相似文献   
47.
对1日龄SPF雏鸡人工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后,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活性于14~49 d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脾T淋巴细胞IL-2诱生活性于14 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后21~49 d极显著降低(P<0.01);脾淋巴细胞干扰素(IFN)的诱生活性于感染后7~49 d极显著降低(P<0.01).提示SPF雏鸡受REV感染后机体免疫器官的分子免疫调节机能明显降低或发生障碍.  相似文献   
48.
甲基安非他命(冰毒)诱导基因表达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ang J 《法医学杂志》2004,20(3):185-188
甲基安非他命进入机体后,其最根本的变化是引起了成瘾者许多基因转录和表达改变。这些基因包括与神经元损害有关的基因、与日节律有关的基因、与行为异常有关的基因及其它一些无法分类的基因。它们基因转录和表达水平增高或者降低引起了甲基安非他命成瘾者各种临床表现。研究这些基因表达可以为法医学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9.
Xia SX  Gao YZ  Bian SZ  Wang Z  Zhang Z  Bu M  Zhang J 《法医学杂志》2004,20(4):200-201,204
目的研究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在中国华东地区汉族群体遗传多态性。方法应用PCR、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及银染技术检测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结果D2S1399和D5S2500基因座在中国华东汉族群体分别检出11个和9个等位基因,其观察杂合度(Ho)分别为0.745和0.807,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50和0.750,个体识别能力(DP)分别为0.958和0.917,非父排除率(PE)分别为0.554和0.643。结论D2S1399和D5S2500两个基因座是高度多态性STR基因座,在法医学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0.
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传染性腔上囊病病毒(IBDV)标准强毒株52-70株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扩增IBDV VP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以IBDV超强毒分离株HN01感染发病鸡腔上囊组织中提取的病毒RNA为模板,用RT-PCR扩增出了1.45 kb的cDNA产物,将扩增的IBDV HN01株VP2基因克隆于pMD 18-T载体上,获得了pMD 18-T-VP2重组质粒.将IBDV HN01株 VP2基因序列测定结果与已发表的其他IBDV毒株VP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绘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HN01株与欧洲超强毒株UK661、日本超强毒株OKYM、香港超强毒株HK46等非常相似,而与经典强毒株、弱毒株和变异株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