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以往对于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互动关系研究多限于静态化的几类互动模式的介绍与阐述,缺少对犯罪具体情境中犯罪人与被害人在行为上和情绪上的动态人际交往过程的考量。以心理学行为主义流派中的环形模型为研究视角,从抢劫犯罪人与被害人的具体行为入手,将抢劫过程中双方的互动关系置于环形模型中进行定量研究,可以实现将抢劫过程中的具体行为类型化,并在此基础上预测抢劫犯罪人的后续行为。从被害预防角度来说,正确地认识并预测犯罪人的行为,有利于被害人在遭遇侵害时及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相似文献   
52.
被害预防是以被害人为中心的、对各种致害因素的预防。它突破了传统的预防思路,对于加强预防犯罪工作、减少和控制抢劫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有其特定的内涵,本文从互动论、谴责性降低理论和量刑理论三方面论证了被害人过错在故意杀人罪中的量刑意义,同时参照域外刑法的相关规定,分析我国量刑现状对司法活动造成的消极影响,从而指出将被害人过错在故意杀人罪中量刑法定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4.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弘扬社会正气、遏制违法犯罪、提升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构建全面保障见义勇为的法律体系能够极大地弘扬传统美德,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当前我国的法律已为见义勇为提供了一系列保障与救济途径,但由其立法位阶与视角的局限导致现实运用的疏漏与缺陷。应全面分析我国见义勇为法律保障现状,要构建全面保障见义勇为的法律救济机制应当在适当时机实现统一立法,由政府主导救助见义勇为人员,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全面救济,并建立完善的救助基金体系。  相似文献   
55.
我国开展社区矫正以来,犯罪人的权利保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但是,伴随着犯罪而存在的被害人的权利却没有受到同等程度的关注与尊重。在社区矫正中基本上是以社区矫正对象(犯罪人)为中心或本位的,被害人基本被排除在社区矫正之外。在当前的社区矫正试点和推进中,应重视和解决在社区矫正中犯罪被害人参与和权利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56.
互动关系是故意杀人罪被害人与犯罪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在杀人犯罪前、犯罪中和犯罪后这三个阶段,被害人与犯罪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成、影响甚至推动了杀人犯罪的产生和发展。在杀人犯罪行为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被害人过错这一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相似文献   
57.
刑事司法中,对被害人研究的关注早在我国宋代便有记载。"被害人研究"是"三定侦查法"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属于"定性质"范畴,并贯穿于整个"三定侦查"体系。被害人的研究意义体现在:一是可以推断案件的起因和背景,发现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相互联系,解读犯罪行为人;二是可以推断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惯技行为,为案件串并提供帮助;三是可以更好地预测犯罪行为人下一个最可能的侵害目标,对侦查破案及安全防范均有益处。被害人研究应该重视被害调查研究,重视被害预防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58.
江溯 《北方法学》2012,(6):95-105
在认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英美刑法传统上坚持"不得谴责被害人"的原则,但这一原则不符合被害人学的原理,而且,在英美刑法中,实际上在诸多方面例如被害人同意、自我防卫与挑衅行为中均承认了被害人的共同责任。承认被害人的共同责任,具有合理的规范性基础。根据权利的限定性原理,被害人共同责任可区分为自愿的权利减少型和非自愿的权利减少型,在此基础上考虑行为人与被害人在具体案件中相关权利的重要性程度、比较因果关系与比较罪责等因素,从而为被害人共同责任的适用提供了具体的判断标准。英美刑法的被害人共同责任原理对我国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9.
Two studies explored Dion and D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775–780, 1987) suggestion that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 may contribute to the “beauty is good” stereotype. In Study 1, we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rated the death of a woman as more tragic and unfair when she was physically attractive than less attractive. Participants were also more punitive towards agents of harm when the victim was physically attractive. In Study 2, we varied the extent to which a woman suffered from a house fire and asked participants to later recognize the woman’s picture among several choices varying in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Participants who learned that the woman suffered a great deal remembered her to be less physically attractive than when her suffering was minimal.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how the justice motive contributes to the evaluative and moral importance attached to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Mitchell J. CallanEmail:
  相似文献   
6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test the utility of the Victim Satisfaction Model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by quantitatively assessing criminal defense attorneys’ perceptions of victims’ involvement in the charging and plea bargaining stages of the criminal process. A cross-section research design was used in this study.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were mailed to defense attorneys who regularly practice criminal law in Texa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pport the utility of the Victim Satisfaction Model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and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victim involvement in the decision making and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American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