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3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3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规范刑法学的视野中,行为人之行为对于犯罪的成立与刑事责任之轻重具有绝对的排他性地位,而被害人的行为仅被当作酌定的量刑情节,即使在行为的定性上有所涉及,也仅是构成要件的派生解释因素,不具有适正的体系性地位。这种观念,实际上是否认了被害人的行为之于刑法的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没有对现行刑法进行全面理解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被害人行为具有影响犯罪行为性质的根本性作用。正当防卫及基于被害人承诺的行为即是其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72.
刑法语境中的“致人重伤、死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刑法典多处使用了“致人重伤、死亡”的表述 ,看似简单 ,实则复杂。在规范性质上 ,具体表现为结果犯中的构成要件结果、结果加重犯中的加重结果和情节加重犯中的严重情节 ;在刑法价值上 ,既影响定罪 ,又影响量刑 ;在罪过形式上 ,又有单纯故意、单纯过失、故意与过失相混合三种类型。并且 ,刑法中的“致人死亡”不应包括引起被害人自杀的情形  相似文献   
73.
Two studies explored Dion and Dio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2, 775–780, 1987) suggestion that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 may contribute to the “beauty is good” stereotype. In Study 1, we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rated the death of a woman as more tragic and unfair when she was physically attractive than less attractive. Participants were also more punitive towards agents of harm when the victim was physically attractive. In Study 2, we varied the extent to which a woman suffered from a house fire and asked participants to later recognize the woman’s picture among several choices varying in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Participants who learned that the woman suffered a great deal remembered her to be less physically attractive than when her suffering was minimal.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how the justice motive contributes to the evaluative and moral importance attached to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Mitchell J. Callan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