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3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台湾,行政契约约定迳受强制执行,在适用要件上放宽规定,在执行程序上却谨守中立,规范之一贯性受到挤压。而在德国,一方面容许缔结水平关系之行政契约,不受任何限制;另一方面严格限制隶属关系行政契约之要件与内容,并规范其不经司法讼争迳受强制执行之可能性,以强化并贯彻行政处分之作用与功能,值得参考。  相似文献   
72.
本文从我国《仲裁法》修改的历史背景出发,在明确了仲裁程序在《仲裁法》修改中的地位之后,以程序价值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仲裁程序应通过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以及仲裁庭的仲裁权两个方面实现仲裁程序的主体性价值,并以此为理论基础对我国《仲裁法》中仲裁程序的修改提出笔者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73.
现代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介入市场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社会公共利益是其法律本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是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确立的依据。经济法社会公共利益本位的实现就是要保证经济法的立法、执法和司法要以社会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有效克服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74.
治理类型的多样性演化与比较——求索国家治理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雷振 《公共管理学报》2011,8(4):40-49,124
作为学术讨论和实践理念中的时髦词汇,"治理"是广大研究者关注焦点,而在此过程中其基本内涵却变得愈加模糊,这构成研究进一步深化的潜在障碍。本文基于对实践中差异明显的治理类型的理论推演和比较,避免陷入不同知识背景和研究视角下概念界定的纷争,借力类型学分析作为理论探索的切入点进而呈现治理的学术脉络及治理知识的内在秩序。展现善治、全球治理、多层次治理、互动治理、元治理与智性治理等主要治理类型的形成传播过程、理论假设、实践特点与现实影响,并通过分析各类型所隐现的"治理失灵",从而客观认识治理的适应性局限,指出每一种治理类型不意味着要对其他治理模式的吞噬,其本质和共性均在包容共存的态势下求索国家治理能力和效能提升的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为定位中国国家治理战略选择的着力点提供理论依据,最后通过政治学所具有的解释的、反思的特征对各国差异化治理模式的未来研究图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5.
从多层次到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改革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反思的基础上,从多支柱理论和我国现实国情出发,构建了以多支柱为核心特征的养老保障体系。零支柱:以低收入者和农民为对象的普惠制国民养老金,旨在防止老年贫困。第一支柱:以正式就业者为对象,由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改造而来的基本养老金,目标在于保障就业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突出社会再分配。第二支柱:以正式就业者为对象,由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和企业年金计划合并而来的职业年金计划,使退休职工生活水平比单一的第一支柱有所改善,同时有助于应对老龄化危机。第三支柱:自愿性的个人养老储蓄计划,为有较高需求的高收入者提供的更高层次的保护。  相似文献   
76.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西方学者对公共治理理论的研究取得重大进步。理论研究涉及公共治理的研究背景、概念界定、核心理论、研究困境以及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国家空洞化的现实背景成为公共治理的研究起点,公共治理的内涵界定并不明晰,至今仍未形成一致的概念,网络管理理论则成为公共治理的核心观点。公共治理同时面临治理失效、民主责任的研究困境,与传统公共行政、新公共管理有着明显的区分,公共价值管理也成为公共治理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77.
中国非营利组织现状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理论上看非营利组织一般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志愿参与性和多元性等基本特性。与此相对比 ,目前中国非营利组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非政府性较弱 ,较多的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存在难以割断的关系 ;非营利性模糊 ,一些非营利组织还具有赢利行为 ;非营利组织缺乏吸纳志愿者的有效渠道 ;非营利组织的多元性还受到政府的较多限制  相似文献   
78.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出现的大量政治经济研究集中关注经济政策背后的政治活动,本文按学科属性将这类研究归为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研究,以区别于其他学科如政治学或历史学的政治经济研究,这有助于澄清当前因“新政治经济学”这一笼统概念所产生的认知混淆。本文提出,经济学之所以进行非市场领域的分析,归根结底是为了降低或避免市场失灵,仅从这一点看,经济学的政治经济研究与主流经济学非但不是背道而驰,而是志趣相投。  相似文献   
79.
The last 20 years of research on the micro-leve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olvement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generalized trust has been characterized by a growing theory–data gap. This gap is especially problematic in terms of including diversity across voluntary associations in empirical analyses. This article aims to bridge this gap by using a hierarchically clustered data set (active members nested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multilevel analyses to test several hypotheses drawn from prior studi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characteristics and members' level of generalized trust. Overal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explaining the variability in individual generalized trust levels, differences among the associations in which individuals are involved could contribute marginally at best. Almost all variance (97.6%) in individual level of generalized trust lies between the individuals and not between the associations. Furthermore, the analyses show no correlations for most tested associ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for membership diversity, the most pronounced result runs opposite to expectation—thus providing some support for a membership similarity hypothesis rather than for a diversity hypothesis. The article raises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search for associational differences that might explain the lack of a gene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bership in voluntary associations and individual level of generalized trust is in fact a dead end.  相似文献   
80.
The ongoing and almost record‐breaking hiatus in devolved government in Northern Ireland has brough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region's Assembly into sharp focus. As parties in Northern Ireland consider their options for restoring (and possibly reforming) the devolved institutions, this article takes stock of the Northern Ireland Assembly's merits and demerits. It is argued that, amidst the public's understandable exasperation with the current stalemate, it is easy to forget that the Assembly operated for a decade without suspension (2007–2017) and performed some functions reasonably well. This, of course, is not to detract from the institution's serious shortcomings, though it is argued that the worst of these could be mitigated via institutional reform. Crucially, institutional inertia is not an option. Should parties fail to address the need for institutional reform, commentators may well be right to question whether the Assembly is worth resto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