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4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10篇
综合类   4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袁文才、王佐是井冈山斗争时期具有传奇色彩的两个特殊人物,近年来,部分党史研究者对袁文才、王佐这两个人物保持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先后有200多篇论文涉及这两个人物,内容集中在:解密袁文才、王佐被错杀的原因,袁文才、王佐对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贡献,改造袁文才、王佐部队的过程以及袁文才、王佐与井冈山根据地其他主要人物的关系等。研究袁文才、王佐对澄清历史事实、防止"左"倾错误、正确选用人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从重"曹、韩遗迹"到"天厩万匹皆吾师",是王世贞由重"字师"向重"心师"的一大转变,这一转变是通过对"自然"思想的提倡来进行的。王世贞"自然"思想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早年热衷学习前人经典,以此获取创作灵感;晚年受昙阳子"三教合一"思想影响,摆脱了模写经典的程式化写作,弱化"秦汉""盛唐"等取法对象,强调抒写真情,追求恬淡的创作风格。王世贞"自然"思想注重学习过程的积累,经由"苦思""琢磨"再到"自得",经由"师古"再到"师心"。  相似文献   
63.
推进当代中国廉政建设,要把总结和继承古代优秀廉政思想与创新和改进现实廉政工作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廉政建设道路。明末清初的大儒王夫之,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基础上,结合自身官场经历和对明亡的深刻思索,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廉政思想。其廉政思想的内容主要包括"修官德,以求国家‘久安长治’","抓监督,重点在‘严于治上官’"和"建立‘君、相、谏官’三者‘环相为治’"的权力监督制衡体制三部分。王船山的廉政思想对我国当前的廉政建设工作有重要的启示:加强官德培养——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加大腐败犯罪打击力度——"老虎苍蝇一起打",完善现有权力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64.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编修蔚为风气。当时所修谱牒的主要内容包括谱主姓名、郡望、官爵、世系、婚姻关系等。这些内容折射出较强的等级差别性和血缘传承性等法社会学特征。魏晋南北朝谱牒本质上是当时社会分层——门阀制度的客观体现。王僧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谱学名家,亦是中国谱牒学史上著名的王氏谱学的代表人物。以王僧孺谱学为中心展开研究,在历史性考述王僧孺修谱行为的基础上,探析其行为背后的法社会学动因并作出评价,具有法社会学与历史学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65.
<周易>及易学的启示和影响,始终贯穿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东汉后期,社会政治黑暗,社会矛盾尖锐.为了解决社会危机,挽救东汉政权,王符、仲长统、荀悦等人借助易学阐发了一系列社会批判思想.这些思想更多地摆脱了象数易学的束缚,在义理解<易>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并促使易学最终向玄学转型,成为东汉后期易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66.
研究王造时的政治思想——其有关国家的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可以加深了解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轨迹。在英国师从拉斯基对费边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研究之后,王造时形成了一些费边社会主义式的想法:中国革命的当务之急是反帝反封建,需要的是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待民主革命成功后,才能逐渐实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上,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在政府组织方面,实行责任内阁制;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方面,实行单一制;应该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来领导民主革命。本文以其早期国家理论中的“费边社会主义式的想法”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67.
从存在论、感应论、恻隐论、家族论、政治论以及天人相应论这六个面向可以揭示出王阳明一体之仁的思想内涵。这六个面向 ,并不仅仅是阳明论说展开的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 ,也可以说是儒家仁的观念传递的不同渠道的表现。  相似文献   
68.
王宗炎的语言学论著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他使用最多,给人印象最深的手法是隐喻辞格。他的隐喻有些是设喻新颖,不求形似求神同,有些是设喻通俗,寄托作者情怀,有些是先设喻,然后对喻体作进一步阐述等,但不论何种类型,本体和喻体在表面物理性质的差距都很大,而二者在深层上的相似点又十分机巧,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9.
西汉后期,在董仲舒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下,士人阶层的政治取向经历了由扶持刘汉政权到依附王莽的转变,刘向、刘歆父子是这种转变的代表人物。在当时的历史下,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是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0.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不仅是一位富有开拓和进取精神的杰出政治家和改革家,同时也是一位富有宽容和创新精神的杰出思想家。在思想领域,王安石本着"惟理是求"的精神,客观地、平等而不存偏见地对待各种学术流派,吸取各家各派的合理思想。他援佛入儒,援道入儒,援法入儒,以及援诸子百家入儒,以充实和弘扬儒家的学说和义理,从而取得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