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当前我国在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上仍然与国际法规有较大差距,现行《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范围仍然较窄,力度远远不够。在驰名商标的认定主体、认定方式、认定标准以及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保护制度等方面,均应在立法上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国际上对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已突破商标专用权的地域原则和注 册原则,要求成员国之间相互保护尚未在本国注册的外国商标,并扩大到非类似商品 及服务上,还在驰名商标对抗的要素上,除商标外,进一步涉及到厂商名称等商业标 记及域名。我国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在立法和执法方面都有所进展,但在商标注册、地 域范围、认定方式等问题上,还有值得探讨的地方,对于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的目标、 途径都应加强研究,以期完善立法,维护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  相似文献   
13.
做好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党外人士的统战工作,不仅关系到众多党外人士的培养和稳定,而且关系到民办高校自身的生存与壮大,同时更是党的教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的保证。民办高校党外人士的培养需注意其自身呈现出的新特点,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重在培养,落在使用。  相似文献   
14.
冯晓青 《法学家》2012,(4):115-127,179
未注册驰名商标属于驰名商标范畴,但在受法律保护方面与已注册驰名商标存在较大差异。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具有正当性,符合商标权作为私权保护的立法意旨,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精神,有利于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未注册驰名商标在理论和实践中有很多问题需要澄清,如未注册驰名商标能否因使用而获得商标权利。从立法层面看,未注册驰名商标受到了国际公约和很多国家商标立法的保护。我国法律对未注册驰名商标的保护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第三次修改《商标法》的过程中,应对未注册驰名商标保护做出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虚拟角色的商业化运用,理论和实务界出现了一种新型权利——商品化权。目前,我国法律对其适用和保护尚无定论。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可概括为将能够产生创造大众需求的虚拟角色及其一部或全部的确认因素进行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以促进商品或服务销售的专有权利。分析各国对虚拟角色商品化权的应对,阐述现有法律框架下对其保护的局限性,指出虚拟角色商品化权应成为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其具备了知识产权的共有特性,应当划入知识产权的范畴。  相似文献   
16.
实践中名人的姓名常被商家作为商标使用,而现有人格权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模式却存在很大局限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外的"商品化权"概念,来重构对名人姓名商标化之法律规制模式.在界定知名人物姓名商品化内涵的基础上,有必要提出以商标的"第二含义"为标准,以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益为前提,有限度地允许商家的商品化利用,从而达到商家、知名人物与社会公益之间利益的一种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