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4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16篇
工人农民   65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85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207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46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环境污染通常以危害范围广、后果严重、社会影响大为特征。它不但会对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等造成损害,还会给受害人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痛苦。环境侵权作为一种新型的侵权行为,其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并无有关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原则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执法尺度的混乱,受害人的权益难于得到有效的维护。笔者建议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我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范围,确立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原则,以及法官自由裁量和最高限额的赔偿原则,从而有效地防止环境侵权行为,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82.
增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永恒主题。针对性和有效性是相互联系的,要达到有效性,必须先研究针对性。因此,需要把握"党要什么"的根本方向,需要着眼"干部是什么"的任务要求,需要发挥"我们有什么"的独特优势,需要创新"我们怎么干"的培训方法。干部学院要根据中央确定的办学要求和功能定位,发扬传统,发挥优势,发展特色,充分发挥其党性教育的独特作用,促进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相似文献   
83.
季文 《行政与法》2007,(1):30-32
公务员精神作为非正式制度,与公务员法共同形成了现代公共行政的基础。文章从分析公务员精神的特点与功用出发,分析了公务员精神的构建有利于树立公务员公正、公平、廉洁和功绩至上的行政理念和价值观,指出了转型时期公务员精神构建的困难,提出了公务员精神构建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4.
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所进行的革命实践和理论创新,产生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其伟大之处不仅是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还在于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延安精神内涵丰富、意义重大,学习、弘扬延安精神要吃透和把握延安精神的本质,处理好历史经验与现实需要的关系,以史为鉴,服务现实。  相似文献   
85.
我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态势呼唤 NGO文化的形成。NGO文化正如企业文化一样,是立足社会的精神标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品牌建设的形象展现。但是,目前我国 NGO文化建设面临着观念迟滞、政事难分、资源短缺和人才匮乏等问题,从现实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我国NGO文化构建应当确立的基本思路是加快制度建设,创立良好的制度环境;立足行业特点,凸显行业精神,形成独具特色的行业形象文化;建立现代事业制度,稳定文化底蕴,弘扬NGO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6.
论学术自由权的保障与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自由权是学术共同体及其成员 ,在探查、研究、探讨记录、生产、创造、教学、讲演以及写作等活动中享有的追求、发展、传授知识的自由权。作为一种精神自由权 ,学术自由权具有非政治性、消极否定性等宪法权利属性。学术自由权的实现需要宪法与法律的保障。目前 ,学术自由权在我国还难以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应当建立各种相关机制有效保护学术自由权的实现。当学术自由权受到侵害时 ,其实是保障学术自由的法律和制度受到侵害 ,因此 ,对学术自由权的救济可以诉诸司法和行政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87.
实事求是不需要人为地附加任何指导思想。理论权威是对实事求是的限制和误导。实事求是是对理论权威的超越和革命。坚持实事求是必须拒斥一切理论权威。  相似文献   
88.
社会文明结构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其中二分法和三分法的争论尤为激烈。二分法是一种长期以来居于学术界正统地位的观点,然而它具有在科学上的不严格性及与社会实践的不相适应性等缺点。社会文明的结构应该是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要素的统一体。制度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区别的独立的客观的社会存在。构建“制度文明”范畴,引入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分法,具有众多的理论依据和重大的社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9.
“六盘山精神”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固原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动力。弘扬“六盘山精神”,全面认识固原市的优势和不利因素,引入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和制度,打造绿色固原,是实现固原人民脱贫致富、增产增收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0.
焦艳  朱慧芳 《工会论坛》2014,(2):135-138
关公信仰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核为忠义仁勇。晋商信仰关公,其在常年经商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品格绝大部分是这一精神内核的折射:他们对国家和企业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此为“忠”;对顾客讲求信誉,与同行伙伴团结帮扶,此为“义”;富而不奢,广行善举,此为“仁”;自强不息,敢于挑战和冒险,此为“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