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篇 |
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9篇 |
工人农民 | 4篇 |
世界政治 | 3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4篇 |
法律 | 140篇 |
中国共产党 | 2篇 |
中国政治 | 60篇 |
政治理论 | 10篇 |
综合类 | 197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5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26篇 |
2011年 | 21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8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Youth crime is an ongoing concern in Australia. Victims, offenders and the community are all affected by crime and the current criminal justice approach seems both ineffective and inefficient. Restorative justice proponents have posited that their approach to justice through dialogue and negotiation in the conferencing process may b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traditional retributive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 conferencing for young offenders is not, however, unfaultable in its ability to reduce the harm caused by crime or to reduce recidivism. The main focus of conferencing has been on the outcomes with limited attention paid to the process and its impact on a young offender’s sense of wrongdoing and remorse. There has been limited research undertaken into the oral competencies of young offenders in relation to their performance in conferencing, and equally limited studies on the specific use of language by facilitators. Other research has shown a coexistence of youth offending and developmental language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 The secondary stud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reveals the language difficulties encountered by young offenders in the conferencing proces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 order for young offenders to understand what they have been asked, to reflect on it, to express their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for behavioural change to occur, the communication, both verbal and non-verbal, must be unambiguous, comprehensible and pitched at their individual demographic. More research is required into language use by conference facilitators and its impact on young offenders. 相似文献
72.
73.
关于事态犯罪的研究已经形成若干成果。但关于其共犯形态的专门性研究尚属少见,为了实现司法实践中对事态犯罪具体案件的正确认定,本文着力探讨了事态犯罪共犯的相关理论,重点论述了事态犯罪的间接正犯、身份犯问题,事态犯罪的共同故意和犯罪目的问题,以及共犯行为方式的不同结合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闫召华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3):95-98
长久以来 ,刑讯逼供成为制约程序公正实现乃至建设法治国家进程的一大痼疾。刑讯逼供的屡禁不止 ,很大程度上在于制度本身的缺陷。而刑事讯问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追诉者与被追诉者之间的完全与完美信息的动态博弈 ,因此 ,在对追诉者与被追诉者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合理而充分地利用行为激励机制 ,才能创造出更加有效的遏制刑讯逼供的刑事讯问规则。 相似文献
78.
刘竹冬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16(3):73-78
沉默权作为西方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内容被我国接受.然而,它在实践中不仅存在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反差,而且存在法律文化的冲突,更为关键的是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应当照应社会发展的文明趋势,不能以单纯的人权取向为转移.所以,沉默权作为西方一定历史时期的法律产物,未必适应中国社会,未必是先进的诉讼制度,不应当盲目采纳.而强制口供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不仅在过去而且在现在,都是普遍的法律制度和法治现象,具有不容忽视的存在理由和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79.
口供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各国司法界所重视。然而,获取口供的过程常常与"保护人权"这一现代刑事诉讼价值目标相冲突,刑讯逼供屡禁不止。从公安院校的教育入手,就学员们对于"人权"、"刑讯逼供"认识的形成原因以及如何进行保护人权、遏制刑讯逼供教育进行探讨,以求使未来的执法人员从根本上树立惩罚犯罪与保护人权并重的意识,自觉维护和推动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80.
刘光显 《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2):10-13
共同受贿犯罪,其主体之一必须是身份犯,其实行行为,则必须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身份犯互相勾结共同受贿,可以是简单共犯,也可以是复杂共犯。而为他人谋利则是客观要件,是实行行为。身份犯与家属相勾结,只能是复杂共犯,家属不能成为实行犯,其接受财物的行为只能是帮助行为,负从犯责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