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08篇
  免费   110篇
各国政治   70篇
工人农民   93篇
世界政治   3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6篇
法律   1015篇
中国共产党   204篇
中国政治   433篇
政治理论   212篇
综合类   14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224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233篇
  2005年   218篇
  2004年   225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足于当代世界局势和基本国情,提出了“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论断;基于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历史教训的深刻总结,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科学认识;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在对外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2.
非法拘禁罪及其立法之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拘禁罪是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 ,对其构成要件的分析有助于对非法拘禁罪的认定。非法拘禁罪的立法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 ,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非法拘禁罪的刑事立法应予完善。  相似文献   
53.
构建校园网多媒体信息点播系统是建立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环境的重要方面。文中提出了组建多媒体信息点播系统的操作步骤及方法。  相似文献   
54.
流媒体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媒体技术为图书馆原有声像资料的利用和保存拓展了新途径。随着流媒体技术以及网络、通讯等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应尽早采用流媒体技术,为读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  相似文献   
55.
文章以完善我国未披露第三人代理中的委托人介入权制度和第三人选择权制度为写作目的,运用法律经济学方法,指出委托人介入权制度和第三人选择权制度的理论依据。据此分析了《合同法》中委托人介入权制度和第三人选择权制度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56.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道德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对网络道德教育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分析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负面效应,并对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7.
“新经济”体现了人力资本的主导地位,其发展的速度加快,新的方式方法和新的理念不断涌现,深刻改变传统企业的内涵、管理模式、竞争行为。人才是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人力资源的竞争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资源,“新经济”加剧了对人力资源的争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才问题,我们在人才观上有许多误区需要打破,树立对人才的认识、培养、使用和激励的全新的人才观,是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58.
陈秋萍 《桂海论丛》2003,19(1):87-88
广告活动作为一种经济活动 ,是以赢利为目的。但经济功能只是广告的主体性功能 ,而不是它的唯一功能。除了经济功能之外 ,广告还具有一些非主体性功能。文章着重阐述了广告的扩展性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59.
罗瑞卿同志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公安部长 ,在十年的公安工作实践中 ,其公安教育思想逐渐形成 ,成为我国公安教育工作的指针 ,为新中国公安工作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且对当今新的历史时期的公安教育工作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民族生态审美叙事的关键是科技隐喻与民族生态隐喻交合互动 ,它在正义性原则指导下可保证民族生存与文化具有可持续生存指标 ,一种吸收变革而不丧失认同性活力的能指 ,从而使人与自然及民族间的交往灵活地进行。进而 ,在科技隐喻与民族生态隐喻等“多重隐喻”的功能交合辐射的过程中 ,人类超越自身而形成把握实在意义的方式与前景 ,最终形成对科技导致的生态危机与民族冲突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