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当前,解决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关键是要走群众路线,为群众服务。就是要把群众路线的“普遍性”理论落实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特殊性”实践当中.发挥群众路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理论指导作用.从而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企业职工文化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产物。劳模精神是先进企业职工文化的集中展现。通过开展企业职工文化建设来弘扬劳模精神,维护职工文化权益,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和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发挥以劳模为代表的我国工人阶级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这是我国各级工会在新的历史时期应承担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随着空天技术的飞速发展,空天安全日益成为世界主要大国关注的焦点.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俄罗斯于2011年组建了空天防御部队.作为俄军“新面貌”军事改革的重要成果,俄空天防御体系建设有其独到之处:一是理论研究持续升温,提供了扎实的决策基础;二是体系建设多管齐下,综合推进空天作战能力形成.同时,俄空天防御体系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经济实力有限、军兵种之间利益纠葛不断、人才出现断层、顶层设计尚不成熟.  相似文献   
64.
民生意指人民群众的生存、生计与生活。马克思的幸福思想成为中国梦的理论基础,中国梦成为马克思主义民生幸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民生幸福则表达着中国梦"至善"的追求境界,成为中国梦的旨归,中国梦与民生幸福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追求民生幸福、实现中国梦的科学路径在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65.
中国梦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同样有着具有当时时代特征的中国梦,有希望通过国共合作、全民抗战,或是通过日俄或日美战争来实现的太平梦,有梦想着大同社会的平等梦,有建立在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基础上的复兴梦,也有对于国家民族出路毫无希望的恶梦。这些梦反应着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反应着中国人对未来的期待,更是中国人寻找出路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6.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应进一步发挥主力军作用,并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在繁纷的利益冲突中高瞻远瞩,保持几分淡定、从容与超脱,努力将其精力与热情积聚于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上。  相似文献   
67.
近代社会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表明,先进的制造业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基础产业、支撑强国梦的重要根基。具有良好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青年职工是实现强国梦的有生力量。本研究结合对3000名制造业青年职工科技素养研究的结果,分析了青年职工科技素养对产业发展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探讨了在实现强国梦的进程中运用政策激励、法律保障、平台建设、舆论引导等方式,凝聚青年职工科技创新力量的策略。  相似文献   
68.
平等是马克思主义终极价值关怀。每个人享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石。"中国梦"的实现蕴含了,在社会公平体制机制环境下,人人平等享有经济利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民生服务和生态文明成果。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会自觉而坚定地把"个人梦"、"国家梦"、"民族梦"一致起来,并为之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69.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些目标依托于人类最高层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与法治中国建设是统一的:社会和谐是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法治中国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70.
"中国梦"是一种国家理想,它牵引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好经济"是一种群众期盼,与经院经济学家的理论构思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梦"与"好经济"的现实基础和实现力量具有一致性,那就是生产实践和劳动人民。然而,这二者又不是一个层面的内容,"好经济"既是"中国梦"型塑和拓展的前提,也是"中国梦"的此岸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