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53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7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81.
王鹂 《学理论》2009,(20):172-174
文章针对审美情感因素研究了魏晋文学的特点。比较说明了魏晋文学理论与儒家诗教说的不同点是对文学创作活动中审美情感因素的重视,并分析了魏晋诗歌作品中对超乎儒家政教色彩的爱情和生命意识的表现,指出魏晋文人对情感的重视使得魏晋文学更进一步表现出文学的本质特点。  相似文献   
182.
在咏月诗中,比喻句俯拾即是。研究其类型、喻体、审美功用,我们可以看出,咏月诗比喻的类型呈现出多种式样,经过世代不息的文化积淀,喻体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复杂的思想内容。在“言不尽意”时,诗人运用比喻“立象以尽意”,塑造了鲜明生动可感可触的艺术形象,产生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同时形成了含蓄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3.
中日文化既有相通之处,更有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使这些差异逐渐放大了,在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必须着眼于相同点与相异点。日本在模仿中国文化的长期过程中逐步创新,生发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关注日本文化独特审美情趣时,应该避免将这种独特性绝对化,以历史的、发展的、科学的眼光来研究和探索中日两国的文化与交流。  相似文献   
184.
水族审美意识探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族在长期的历史、社会生活实践和生存环境中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观和审美意识。它集中体现了水族人民完善的、美好的、合乎理想的生活观念 ,是水族文化的深层构成。  相似文献   
185.
威廉·莫里斯在《乌有乡消息》中重提生活方式,以此介入19世纪英国文化批评语境。针对社会转型引发的焦虑,莫里斯描绘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休闲。在乌有乡,以慢灵魂为特质的文化生态由平民大众缔造,它的精神内核是劳动与休憩不分彼此,且总有审美趣味贯穿其中。  相似文献   
186.
1960年代,台湾"健康写实电影"所追求的只是有限度、不完整和不彻底的写实主义美学精神.1980年代,台湾新电影才为台湾电影真正建构了写实主义关学精神.在后新电影时代,台湾电影的写实主义美学精神空前高涨.中国封建时代的主流文艺观高度强调美与善的统一.当代台湾电影不断地张扬写实主义美学精神,本质上是在颠覆这种传统的文艺观,并致力于追求关与真的统一.这在中国文艺观念的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7.
《江南逢李龟年》是著名的唐诗经典,并被认为代表了杜甫七绝创作的最高水平,然而,从古至今却一直有学者质疑杜甫的“著作权”。已有学者从史料和史实的角度论证了杜甫创作的可能性,而文章则从历来学者们所忽视的诗歌意象以及审美反应方式角度进行证实。此诗核心意象“落花”代表着最美的春景,符合当时及杜甫的审美习惯,而此诗对旧友相见场景的如实呈现,既符合杜甫荆湘诗的创作惯例,也有其独特性。这是一首表达“喜相逢”的诗,不必从政治性角度作“过度阐释”。  相似文献   
188.
小说集《传奇》代表着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巅峰。她运用远距离取譬、白描、意境的构造等手法,使其语言呈现出描绘既灵气飞扬又贴切自然,风格既明丽畅达又细腻到位,画面既阴郁沉重又冷峻苍凉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89.
庄子思想涉及许多普遍永恒的哲学问题,但它却是以一种审美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的.物我两忘、超越主客体的观照视角,非功利、非实用的价值取向,游玩、游戏的趣味和态度,都体现出庄子以审美的方式来化解哲学难题的特殊方式.庄子学说最终要引导人们进入"至美至乐"的境界,这使得其哲学具有不同于以追求真理为目标的西方哲学和以追求善为目标的儒家哲学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0.
汉字"日"和以"日"为结构素的符号系列,借助审美想象重建为修辞幻象,从而偏离现实所指,成为语言建构的想象中的现实。通过讨论"日"的修辞幻象形态、相关语码的修辞置换、作为生命符号的"日"姓和"日"名,可以看出汉字"日"的修辞化,是中国古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世界的生动写照。其间既有古人对现实的审美想象,也折射出修辞幻象与封建政治合一的社会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