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6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9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27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4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本文运用犯罪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分析贩毒集团之间、贩毒集团内部的亚文化,揭示了这种类型亚文化在贩毒集团中的运作模式,以及这类亚文化无情与虚伪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62.
我国刑法理论中对单位犯罪双罚制的解释众说纷纭,并且相互矛盾。从刑罚目的论解释单位犯罪双罚制的依据,解决了这种理论基础上的矛盾,在同“罪责自负”原则价值趋同的基础上得出双罚制是“罪责自负”原则的例外,是在刑法理论原则和刑法目的实现的博弈中得出的权宜之计。  相似文献   
263.
受贿罪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种以特殊主体为重要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 ,对受贿罪犯罪主体的认定 ,历来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题。根据我国《刑法》对受贿犯罪主体的规定自 1979年以来有几次变化 :一是要严格限制受贿罪的主体范围 ;二是应当依法确定受贿罪犯罪的区别及受贿与贪污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264.
福建省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重新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是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刑满释放人员违法犯罪思想根深蒂固、社会控制力弱化、改造存在缺陷、出狱人员保护措施不力等因素,导致我省重新犯罪率上升,犯罪种类多样化、新型化,犯罪手段职业化、团伙化。预防和控制重新犯罪必须解决社会深层次矛盾,完善刑满释放人员保护制度,积极推进社区矫正,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265.
“因逃逸致人死亡”法条分析——兼评交通肇事罪共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肇事罪是一种常见罪名,由于理论界长期以来对"因逃逸致人死亡"认识不一,直接影响了司法实践的统一性.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年11月10日出台了<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缺陷,而并不能有效肃清争论."因逃逸致人死亡"实质上是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逃逸"为非罪行为,因此,"指使逃逸"不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共犯.正确定性"逃逸"行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66.
刑讯逼供罪和暴力取证罪属于酷刑罪。强力取证犯罪的对象和国际公约的规定有差距。《刑法》第247条“致人伤残、死亡”属于注意规定。为遏制刑讯逼供,应确立彻底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刑事诉讼法》第93条关于犯罪嫌疑人应如实回答的规定,应予删除。强力取证犯罪的证明责任分配和证明标准应有特别规定。强力取证犯罪不宜由同级或本检察院检控。  相似文献   
267.
现实中 ,有些罪过存在形态并不完全与故意犯罪或过失犯罪所“应有”的犯罪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态度相一致 ,有时这些罪过会游离于传统意义故意犯罪必有故意或过失犯罪必有犯罪过失这种罪过存在常态之上 ,而以混合罪过这种异态存在或呈现。国内研究混合罪过经历了探索、创新阶段。混合罪过有四层含义 ,三大类型 ,特殊混合罪过有其构造和特点 ,在本质上仍属于一个罪过 ,区分确定罪过的不同形态是十分必要的 ,有助于我们确定犯罪行为人责任的大小。  相似文献   
268.
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是我国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必须从根源预防上入手,不断铲除职务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近年来,我校在这方面采取了定期开展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做好关键岗位的重点环节防范、规范大宗物资采购等措施。  相似文献   
269.
我国刑法文本中广泛存在定量要素,不宜将其完全作为构成要件要素或者决定犯罪成立的客观处罚条件加以对待。客观归责理论为界定定量要素的体系性地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规范保护目的和构成要件效力范围这两个规则划定了基本构成要件的不法内涵。若定量要素可以归责于基本构成要件行为,则意味其可以被还原成为构成要件要素;若定量要素不能归责于基本构成要件行为,则依具体情况分别成立结果加重犯中的加重结果、客观处罚条件、基于刑事政策考虑而规定的定量要素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270.
《Science & justice》2023,63(4):529-536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background of blood, saliva, semen and autosomal DNA on penile swabs and underpants from males in the absence of recent sexual activity. Based on the data collected by the AFSP Body Fluid Forum,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re is a very low expectation of detecting blood on penile swabs and male underpants; a low expectation of detecting saliva on penile swabs and male underpants; and spermatozoa would be expected in less than a quarter of penile swabs and three quarters of male underpants. As none of the samples had detectable levels of DNA which were suitable for meaningful comparison that did not match the donor or their partner, the expectation of detecting a DNA profile from the cellular background on penile swabs or underpants from a male who has not been involved in recent sexual intercourse is very low.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extremely informative when evalu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blood, saliva, semen and DNA detected on the penile swabs and underpants of males in cases of alleged sexual assau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