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篇
  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127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170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4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Researchers have increasingly paid attention to the impact that the administrative component of elections has on voter behavior. Existing research has focused almost exclusively on the effect that legal changes--such as voter identification laws--have on turnout. This paper extend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lectoral process by exploring how one aspect of the precinct experience--standing in line to vote--can shape the turnout behavior of voters in subsequent elections. I demonstrate that for every additional hour a voter waits in line to vote, their probability of voting in the subsequent election drops by 1 percentage point. To arrive at these estimates, I analyze vote history fil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exact matching and placebo tests to test the identification assumptions. I then leverage an unusu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in the City of Boston and longitudinal data from Florida to show that the result also holds at the precinct level. The findings in this paper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administrative changes that may impact line length, such as voter identif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precinct consolidation. They also suggest that racial asymmetries in precinct wait times contribute to the gap in turnout rates between white and non-white voters.  相似文献   
122.
本文论述人类学对传统的国学方法之开拓与更新: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作为现代以来的人文研究新范式。在方法论上与国学考据学相对接,经历了从 20 世纪初期的二重证据说,到 90 年代的三重证据说,人类学视野与方法的介入给国学带来的格局变化;再到 21 世纪初的四重证据说,描述跨学科潮流影响之下的文化整合认知范式出现及其意义,侧重在古史研究方面,梳理出从信古、疑古、释古到立体释古的四阶段发展演变轨迹。对立体释古范式的现阶段应用实践及其前景,结合人类学中新兴的物质文化研究和新史学发展潮流,作出学术评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23.
公安队伍建设与时俱进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部公安工作中 ,队伍建设是根本。当前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公安队伍建设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抓好公安队伍建设 ,必须在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上与时俱进 ,将队伍建设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牢固树立“大建设”观念、“长期建设”观念和创新观念 ;营造勤奋学习、勤于思考的良好氛围 ;抓好领导班子建设 ,发挥“班长”在队伍建设中的表率作用 ;突出重点 ,关口前移 ,加大对公安民警的监督管理力度 ;强基固本 ,提高素质 ,加大对公安民警教育培训力度  相似文献   
124.
当代大学生道德认知状况研究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当代大学生各个层面的道德认知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对跨世纪的这一代大学生急需加强人文主义教育,而尤以对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意义更加重要;大学生中,女生的道德认识水平普遍高于男生;父母的文化程度与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有明显的正相关;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道德认知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并存,其消极影响有扩大和蔓延倾向;父母的职业对大学认知的消极意义与积极意义并存,其消极影响有扩大和蔓延倾向;父母的职业对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从总体上看,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城乡差异不显著,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加速城市化进程有关,也与农村大学生适应城市化生活有关。  相似文献   
125.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中国古代文史,并形成了一种读书治国、治军的理念。毛泽东在诠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军事建设的过程中,点评和使用了大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与史学。他在遨游于中国古代文史时,不仅探索到了夺取革命胜利的妙道真经,而且借鉴了古代文史中经验教训的合理内核为社会主义军事建设提供了有益指导,更是承继了古代文史中的军事建设辩证法思想,为理顺治军大业提供了理论支撑。探讨中国古代文史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话语体系构建有助于学好历史,用好历史,构建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26.
孤儿院肩负教与养的双重职责,在饮食层面尤其着重对孤儿的规范和训诫。一方面,孤儿院通过官方或民间的多种渠道募集粮食和其他食物,维持最基本的运转,其日常食物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同时又体现了中西融合。另一方面,各孤儿院的经济水平制约着饮食水平,产生了差异化的食制。值得注意的是,孤儿院在进餐制度上会对孤儿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与强化,通过对空间、时间以及饮食进程来规训孤儿的外在行为,以培养他们最终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7.
农村公共政策供给呈现出典型的功能双重性、价值多重性和技术非均衡性时代特征并呈现出体系化趋向。民生政治、制度创新、解构并重构固化的社会结构,是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价值导向、技术导向和目标导向,三者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逻辑进路。体制性传递与“泛政策化”、选择性供给与失真性执行、政策供给与制度创新的弱耦合性,是当前农村公共政策供给面临的现实挑战。农村公共政策供给带来的政策泡沫和信任危机降低了农民的政治效能感,引发潜在的政治认同危机;涉农政策“打架”现象根源于农村公共政策供给机制失调,导致制度性成本增加;制度创新热衷于制造概念并引致制度空转现象背离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逻辑要求。推动农村公共政策供给侧改革,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政策社会监督体系,优化农村公共政策内部考核评估体系,是新时代优化农村公共政策供给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28.
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方法一直在发展之中 ,但已有的方法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其学科发展的要求和步伐 ,因此 ,新的研究方法对其来说是必要和关键的。我们提出实证诠释和转换的方法 ,把中国心理学史从过去的义理诠释推进到实证诠释 ,把挖掘的原则扩大到转换 ,从而使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能更好地为现代人服务 ,同时 ,在心理学的方法论中 ,还可以起到促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9.
赵怀普 《外交评论》2004,3(3):52-57
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作为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区域化运动中最为成功的典范,欧洲一体化在其漫长岁月中,积累了一些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这些经验正在为世界其他地区所借鉴。和平与发展是欧洲一体化的基本目标,合作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欧洲一体化经验的精髓,在于体现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精神,它因而具有伟大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30.
地方党委在执政能力上存在着许多与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加强地方党委的执政能力建设势在必行。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