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6篇
  免费   36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1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423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214篇
政治理论   31篇
综合类   5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21.
人是图书馆工作的主体,在当今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管理的重中之重。高校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有关招聘、配置、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诸多环节对激发馆员潜能,培养馆员素质,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都具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2.
路权是对现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法规中所规定的通行权、先行权、占用权等交通权利的概括及其总称。路权原则常被用作分析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行为的合法性 ,是交通违章处罚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工作中的重要理论工具。然而 ,路权原则在交通安全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中往往被滥用 ,这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进一步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回应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辟揭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一步提升了对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24.
张晋红 《法律科学》2002,(5):96-103
反诉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在民事诉讼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恰恰相反,反诉制度的适用常常遭遇障碍.导致反诉制度适用遇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反诉立法的制度性缺位、理论研究的不当和法院及法官的自利意识等.反诉制度是实现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最大化融合的途径之一,因此,必须通过立法的完善、反诉理论研究的深化和法院系统对法律统一实施理念的树立,确保反诉制度的有效适用.  相似文献   
125.
多年来中国逻辑应用研究一直停滞在探索范围、对象、方法的层次上,进取不大,成为中国逻辑研究的软肋。究其原因,逻辑应用研究的认识有误是妨碍逻辑应用研究发展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6.
早期脊纹存在于正常的、发育完全的摩擦脊纹中间,狭窄呈条状,达不到正常脊纹的高度且无毛孔结构。早期脊纹在比对中的价值要依赖于脊纹结构的清晰程度。鉴定过程就是要求鉴定人员在清晰可见的结构中寻找细节特征。对于不很清晰的早期脊纹来讲,只能将它看作是存在于脊纹之间的脊纹形态。  相似文献   
127.
国内外流行的三大心理测试方法是准绳问题测试法、紧张峰测试法和犯罪情景测试法。侦查阶段运用心理测试的方法要区分不同的案件情况对这三种测试方法作机动灵活的选择和运用 ,从而为侦查破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8.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化、交际多模态化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英语教师认识到多模态的重要性,并将多模态教学方式应用于教学中。大学英语课堂不再局限于单一模态的语言教学,而是应用多种模态,包括音频、视频、PPT、互联网、模拟实验室等,给予学生多样化的课堂学习氛围,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探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29.
我国目前业已形成“一国四法域”的格局,四法域之间人民的民商事交往日益频繁,而实际上在中国诸法域的经济贸易联系中,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占很大的比重,对我国区际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0.
缉捕行动是人民警察与犯罪嫌疑人进行的生死搏斗,在缉捕行动中警察不但要与犯罪嫌疑人斗勇、斗力,更要斗智、斗谋。在警察查缉行动中运用攻心战术,以特殊信息媒介为武器,依据心理学原理,对其实施心理攻击,可以有效降低查缉行动的对抗性,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本文拟对警察查缉行动中攻心战术的概念、意义、类型及实施进行分析,以供查缉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