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7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5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45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8 毫秒
11.
叙事学理论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以来,不但使中国的叙事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同时为叙事作品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关于温庭筠的小说《乾(月巺)子》,以前的研究者大多从文献角度对其加以关注,尚未见运用叙事学理论对其研究的先例。在叙事学视角理论的观照下,选取《乾(月巺)子》中《阎济美》一篇,考察其第一人称叙事,在文本研究基础上,加入西方叙事理论,并将其叙事艺术放之文学史中考察,庶几对唐代小说视角艺术的发展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亦能对温庭筠的小说视角艺术作出正确理解定位。  相似文献   
12.
法治本身具有强大的道德功能 ,实行依法治国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法治的实施过程就是全面促进道德建设的过程 ,道德建设必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3.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任务之一。优秀作品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内涵,在促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中起着不可缺少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魏佳妮 《青年论坛》2009,(1):134-137
本文以结构主义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陈凯歌和贾樟柯的电影作品作比较分析,通过对他们影片的艺术风格和影片意念内蕴差异的分析,从而对两个导演的影片风格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设计历史发展的背景看 ,无论是作为自然经济下的手工艺设计 ,还是工业化时期的工艺美术设计、工业设计 ,或者是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现代设计 ,都是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为目的的 ,最终是为人的设计而不是为物的设计 ,满足人的精神和生理两方面需要是艺术设计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行政伦理,也就是关于“治国”的伦理。它是执政党、国家机构和全体公职人员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以权、责、利的统一为基础,以协调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的行政行为准则和规范系统。行政伦理在“以德治国”中具有关键性价值。行政伦理失范的问题目前较为普遍。主要原因之一是行政运作过程中缺乏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规范和法制秩序。从自律性特点分析,需要加强行政伦理的养成机制建设,就是要加强行政伦理的教育与修养;从他律性特点分析,需要加强行政伦理的监督机制建设,不但要完善现有的法律,加大执法力度,而且要加快对行政伦理立法。  相似文献   
17.
胡健 《思想战线》2004,30(2):57-61
试图调和传统美学与分析美学的矛盾,调和艺术习俗与现代艺术的矛盾,来为艺术寻找一个基本底线,是迪基艺术习俗论的主要意图。重实证描述,轻人文探究,使迪基艺术习俗论显得矛盾重重。  相似文献   
18.
关于中国古代官箴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宪涛 《理论学刊》2005,(1):100-102
官箴书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官僚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出现 ,一方面是基于仕途中人修养官德、学习为政之术的需要 ,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肇始于孔子的中国古代官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逻辑。历代官箴当以吕本中的《官箴》为最简练 ,被后世许多官员奉为圭臬 ;以元代张养浩的《三事忠告》为最规整 ,一度成为仕途中人的从政教科书 ;以陈宏谋的《五种遗规》为最深刻 ,深发官场之哲理 ;以汪辉祖的《学治臆说》系列为最实用 ,号称“翻书可决疑难狱讼”。历代官箴作为官员的道德行为戒条 ,其内容不仅表达了帝王的政治要求 ,在某种意义上也包含着民众的政治期望 ,同时还体现了官僚的某种自律意识。  相似文献   
19.
装饰图案是一门实用性的艺术,其应用范围在现代生活中不断地被拓展和延伸。在装饰图案设计教学中,必须不断探索图案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艺术传达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0.
为了扬弃传统的模糊语言而选取确切的范畴概念——“范式”来把握、论述、界定唐诗的抒情艺术 ,本文从艺术情感的真挚、升华和含蓄三方面 ,论述了唐诗抒情艺术范式的主要品性。由此对唐诗抒情现象进行了美学分析 ,进而对唐诗抒情艺术的创作、接受、批评和理论进行特定视角的专题研究 ,试图建构起唐诗情感理论的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