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1篇
  免费   12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1437篇
中国共产党   58篇
中国政治   478篇
政治理论   123篇
综合类   15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73篇
  2007年   332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92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刑事简易程序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简要介绍了世界各地简易程序的情况之后 ,分析了简易程序的发展趋势 ,认为 :简易程序将向模式多样化发展 ;将体现学习国外的经验与坚持本国特色的结合 ;在目标上既要考虑提高效率 ,又要注意保护人权。  相似文献   
12.
无诉讼即无宪政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宪法之生命在于宪政 ,而宪政之精髓则在于法治 ,惟法治之精神方可葆宪政生命之树长青。宪法诉讼既是宪政法治存在的基本标志 ,也是宪政法治实现的必要条件 ,因此说 ,没有宪法诉讼 ,就没有宪政。  相似文献   
13.
论检察机关民事诉权所及的范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检察监督理论和公益原则 ,检察机关应当具有一定的民事诉权。检察机关的民事诉权所及的范围应当包括 :违反亲属法并损害或危及社会公序良俗的行为 ;环境污染和产品责任等公害行为 ;垄断行为 ;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同邪教作斗争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运用法律的手段。依法治邪是由依法治国决定的。依法治邪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并处理好依法治邪与团结教育大多数、提高公民素质以及综合治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宪法权利,具有自由权、社会权、发展权的多重性质。通过行政诉讼解决受教育权案件有其积极意义,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宪法诉讼是受教育权司法救济的根本途径。只有从宪法层次和高度解决一系列的理念和技术障碍,逐步实行宪法司法化,才能最终保障受教育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最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提取、净化及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百草枯中毒的分析检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司法鉴定启动制,人民法院对司法鉴定的监督,以及人民法院内设司法鉴定机构职能的调整问题.都是完善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问题,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索,求教同行,推动改革。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司法鉴定尚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阻碍了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有的也违背了司法鉴定的基本规律。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知识产权刑事诉讼,很多司法鉴定问题更宜转化为专家证人的形式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齐树洁 《法律科学》2007,25(6):155-161
治理"执行难"应有整体思路,需要通盘考虑民事诉讼法的全面修订与制定独立的强制执行法这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法律的局部修订应与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相互协调,总结司法实践的经验教训,用法律的形式将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固定下来,同时也为将来进一步的改革提供宏观思路和整体规划,使立法与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20.
关于构建我国行政公开法律救济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开是行政主体应尽的法定义务和职责,行政不公开应属于行政不作为的范畴。没有相应法律救济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行政公开只能流于形式,因此必须构建行政公开法律救济制度。本文从构建行政公开法律救济制度的理论依据分析入手,结合国外行政公开法律救济制度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我国行政公开法律救济制度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