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6篇
  免费   44篇
各国政治   146篇
工人农民   122篇
世界政治   63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308篇
中国共产党   544篇
中国政治   443篇
政治理论   385篇
综合类   11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41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62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新的历史时期,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对党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通过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来体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党在新世纪各项任务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2.
民间组织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迅猛发展,对我国社会政治稳定既有积极影响的一面,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保证民间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不仅仅是登记管理机关的重要任务。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部门,也应该从巩固国家政权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高度,积极会同登记管理机关,促使民间组织积极作用的发挥,尽可能地缩小和克服其消极面的影响,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3.
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面向二十一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 ,提出创建一流县级党校 ,这既是一个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可喜目标 ,也是一项向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但是 ,县级党校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24.
票决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永忠 《理论学刊》2003,3(2):71-73
票决制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一种基本的程序制度 ,也是体现党内民主、实现集体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 ,我党在以票决制进行党内重大问题决策中经过不断探索 ,已初步形成了一些富有成效的方法、程序和制度 ,尽管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但是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党内民主建设的推进 ,票决制将会日益完备并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企业不仅要构建组织与环境的外在生态,而且还要处理组织内部要素之间的内在生态问题。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企业需要在组织主体、组织空间和组织时间上实现内在生态化,分别形成学习主体模式、学习运行模式和学习发展模式,从而构成基于企业内在生态的学习型组织模型。  相似文献   
26.
目前学术界对非政府组织的研究在概念界定方面,集中在包括剩余法在内的几种定义上;在非政府组织勃兴的深层动因方面,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失灵”,“市民社会”的知识话语体系,合法性建构,社会转型,可持续发展等是几个常见的视角;在非政府组织与国家的关系方面,着重探讨了导致两者合作或冲突的多种可能性;对于非政府组织在我国的发展定位问题,一些学者提出了对非政府组织不能期望过高、非政府组织本土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27.
论时代和实践发展赋予党的先进性的新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党的先进性也被赋予了一系列新的内涵,其中包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领导科技事业、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人民提供更多的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在党的建设上走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之路等等。只有不断丰富、充实党的先进性的内涵,党才能永葆生机,不断巩固执政地位。  相似文献   
28.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shows that minorities are disproportionately the targets of police brutality, but important theoretical questions about the causes of that inequity remain unanswered. One promising line of research involves structural‐level analyses of the incidence of police brutality complaints; however, existing studies do not incorporate variables from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explanations. Drawing on the community accountability hypothesis and the threat hypothesis, we tested the predictions of two prominent structural‐level explanations of police brutality in a study of civil rights criminal complaints. The study included cities of 150,000+ population (n = 114).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wo community accountability variables—ratio percent Hispanic citizens to percent Hispanic police officers and the presence of citizen review—were related positively to police brutality complaints, partially supporting that perspective. Two threat hypothesis measures of threatening people—percent black and percent Hispanic (in the Southwest)—were related positively to complaints, as predicted. The relative degree of support for the two hypotheses is assessed.  相似文献   
29.
中国共产党在55年长期的革命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定和发展,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党的自身状况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及时总结执政方式和领导方法上的经验教训,根据新的实践加以改革、创新,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Rural land ownership reform in China’s property law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 regard to rural land ownership,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such as absence of the subject of right, ambiguity of the definition of right quality, and imperfection of the taking system. To perfect the rural land ownership system in China, we should continuously take villagers’ groups and villages as the subject of collective ownership and affirm the right of the members of collective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nd realize the value of land, the contractual management right should be deemed as a property right and allowed to be transferred. The transferability of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should be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the process of taking should be further normalized. Meanwhile, the farmers must receive sufficient compensation. The house site usage right is a special form of right of usufruct. To follow the principle that property should be made best use of, the house site usage right should also be transferab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