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9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61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70篇
政治理论   19篇
综合类   20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61.
证人保护责任的法理基础是确定保护证人责任归属的理论根基,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及纷争,国家是承担证人保护责任的主体。而我国现行证人保护制度的缺失实质是证人保护法律责任不清晰。因此,健全证人保护机制首要是构建完备的法律框架,完善法律规定,制定"良法"。  相似文献   
4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其理论渊源,也有其实践基础。前者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思想先导和理论基础作用;后者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实践检验与推动作用。文章从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等六个方面对此进行了阐述,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抽象的"科学社会主义"与具体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并被"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后形成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463.
论法庭论辩的理论基础与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录 《河北法学》2006,24(7):157-159
法庭论辩具有很强的对抗性,是在法律和事实的基础上关涉应变能力、修辞技巧、心理素质、逻辑思辨的较量,是对论辩者业务水平、职业道德、人格意识等的综合检验.优秀论辩者需要具备应有的理论基础和素质.  相似文献   
464.
监狱工作科学化建设具有规律性、时代性、实践性、合法性等特征。要始终以提高改造质量为中心,以人本思想为主线,坚持科学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决策。要自觉以新的监狱观、惩罚观、行刑观、改造观等科学理念为指导,强化先进意识,注重理论研究,健全工作机制,才能保证这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65.
比较:刑事证据开示的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梁玉霞 《法律科学》2001,(3):91-101
刑事证据开示因其共同的价值基础而在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和我国普遍存在。各国不同的刑事诉讼体制决定了刑事证据开示方式和范围的差异 ,刑事证据开示所依托的程序在多数国家都存在且有所区别。我国现行的刑事证据开示与刑事诉讼体制、庭审方式不相适应 ,因而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466.
民法的理念与中国民法典制定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振国 《河北法学》2005,23(8):13-19
民法的理念是民法典的灵魂,一部好的民法典,必须深蕴着完美的民法理念,而完美的民法理念及运行又建立在适合民法存在的社会基础之上。但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礼治社会”、“乡土社会”的特点,以及建国后形成的社会主体一元化、权利结构国家化、社会关系身份化的社会结构特征,目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制度建设。因此,在制定我国民法典的过程中,必须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基础与观念进行再造与更新,应逐步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民法典的制定至少要同这种社会基础再造与观念更新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467.
汉代的上请制度源于西周的“八议”之法。上请是指特定主体的行为触犯法律构成犯罪的,司法机关在履行特定上报批准程序后方能追究该特定行为主体刑事责任的制度。汉代上请适用的对象既有皇室宗亲、外戚、享有一定秩禄的官吏,也有老人、小孩,以及因亲情触犯法律的人;上请须遵循严格的程序,不准越级上请。上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汉代的慎刑思想,同时也起到统一司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8.
关于政府转型的人本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推进政府转型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政府转型必须实现转型观的飞跃,坚持人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规范政府管制、实现依法行政、改革行政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为路径,以民主的充分发展为制度平台。  相似文献   
469.
刑事诉讼现代化的进程实际上就是不断走向人本位的过程。我国刑事诉讼法应当顺应现代刑事诉讼法发展的趋势,在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价值重构时应当首先重视对人权的保护,以人为本位。  相似文献   
470.
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对三大规律进一步深化认识的结果。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的结果;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经验的深刻总结与提升;把构建和谐社会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与对社会动力与平衡机制运行规律的进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