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28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149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88篇
综合类   23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就政府对出租车业的市场准入管制进行经济上和法律上的分析,从反面剖析政府管制对出租车业带来的诸多利益不均衡,同时从正面论证放松政府管制可以给这一行业带来的诸多益处,希望能够给政策制定者一些建言。  相似文献   
152.
在两年多时间中,我校(院)先后举办了四期工商管理培训班,学校精心安排组织教学,学员们刻苦学习,收获巨大,培训班信度、效度均达到较高水平。受到了团中央、国家经贸委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53.
鉴于银行经营行为的特殊性和公共利益保护的需要,对银行经营行为在适用商业判断规则时应与一般公司区别对待,严格适用并提高注意标准,这是我国引入商业判断规则时应当充分考虑的内容。银行监管部门规章所规定的银行经营规则和要求,是银行董事勤勉义务的组成部分,也是对银行董事经营行为严格适用商业判断的客观标准;银行董事的注意标准是合理的谨慎的银行家所应尽到的注意,而非一般谨慎之人的注意。我国现行法律没有将银行监管部门规章所规定的银行董事经营职责要求纳入其应承担的勤勉责任的范围,同时缺乏对董事注意标准的一般规定和对银行董事注意标准的特别规定,不利于在实践中对银行经营进行商业判断。建议在《商业银行法》等立法中规定银行董事对违反银行监管部门规章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并为银行董事设定注意标准的底线。  相似文献   
154.
本文通过中外理论及法律法规比较,揭示了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即非营利组织是具有组织性、非利润分配性、民间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的组织。同时,为了扩大收入来源,保证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在附加有关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允许非营利组织开展营利活动。与此同时,需采用不同标准划分非营利组织营利收入的来源和用途,针对不同类型的收入设计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5.
大力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不断发展新的职业,拓宽各种就业渠道,不仅可以使大学生自己成为能够自食其力之人,还可以在创业的过程中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文章分析了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问题与障碍,从转变就业观念、优化创业环境、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等方面着手,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6.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将社会批判与自我批判有机融为一体的典范。就社会批判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批判所向实质是资本主义商业文明,这种批判主要包括对劳动成为商品、劳动力商品化的批判,对资本的批判和对货币的批判。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资本主义商业文明的批判,对人的物化和异化的揭露,对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和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们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精神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7.
争创"一流"党校,成为当前党校系统的热点话题。然而,什么是"一流"党校?习近平校长提出教学和科研、人才和队伍、硬件和基础设施、管理和服务、风气和人文环境五个方面争创一流的目标和定位,不仅是中共中央党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努力方向,也是市县级党校未来发展的依据和参考标尺,是做好市县级党校工作的总抓手。  相似文献   
158.
There is increasing concern about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power on Australian policy making.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dynamics of corporate influence by examining the battle between big business and small business over “unfair contract” laws. It explores whether big business exerted disproportionate power, and if it did whether it was structural, ideational, or instrumental power. It finds that while recent scholarship has been focused on structural and ideational sources of power,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of a narrowly conceived instrumental power exerting considerable influence within both of the major parties. Further, it concludes this form of instrumental power presents the most serious threat to democratic policy making.  相似文献   
159.
Studies using the Regulatory–Intermediary–Target (RIT) framework have examined a variety of forms of regulatory capture, including how targets capture intermediaries (T?I) and how intermediaries capture regulators (I?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why and how regulators themselves might engage in capture. Yet such a scenario is likely in transnational governance settings characterized by regulatory 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as well as power differentials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private regulator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nd business associations). This paper elucidates why and how a private regulator might capture another private regulator via a regulatory intermediary: R1?I?R2. Drawing on interview and archival data, I examine three industry‐driven regulatory intermediaries created to harmonize private labor codes of conduct and ethical audit processes. These are founded and governed by a small group of retail trade associations and global retailers who also fulfill the role of private regulators (R1). My analysis reveals that the creation of these intermediaries is driven by global retailers’ reliance on standardization, low transaction costs, and regulatory harmonization across all aspects of their operations. It further reveals how the harmonization platforms are designed to leverage global retailers’ market power and evolve from regulatory intermediaries into de facto regulators that supplant existing private regulators (R2), and thereby capture transnational governance of consumer product supply chains. The article concludes by discussing contributions, implications, and avenue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60.
于朝印 《现代法学》2011,33(5):37-44
商业信托是商事信托的一种具体形式,商业信托具有偿性、组织性及财产独立性等法律特征。赋予商业信托法律主体地位实际上是国家立法政策及价值选择问题,在理论上不存在障碍。美国的成文法商业信托取得完全的法律主体地位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选择。随着商业信托在中国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应当逐步规定商业信托的法律主体地位,这有助于解决商业信托领域中存在的信托财产所有权、受托人有限责任、商业信托正确设立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