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0篇
  免费   45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762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217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90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89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9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当前,我国审判实践对于名誉权以及公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平衡存在较为明显的困境。在名誉侵权案件中现行诉讼规则和司法解释并没有将同样重要的言论自由权纳入保护的范围。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在权利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紧张关系,其冲突的诉讼规则必须在举证责任分配、权利配置方式等方面平衡宪法性的言论自由与民法视野中的名誉权。  相似文献   
72.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建立以来,对于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和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在适用程序、监督程序、人权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暴露,导致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之争愈演愈烈。为此,我们只有对劳动教养程序加以完善,才能使其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  相似文献   
73.
刘晓兵 《河北法学》2007,25(7):163-168
诉因制度是日本刑事诉讼法借鉴大陆法系职权主义诉讼程序和英美法系对抗主义诉讼程序的一项独创.主要探讨诉因的基本涵义、诉因与相关范畴的关系、诉因在日本刑事诉讼中的运行规则、诉因的主要功能及其对我国刑事诉讼的借鉴意义.在刑事诉讼中,诉因可以协调控诉方、裁判方和辩护方在刑事诉讼中的相互关系,不但有利于制约公诉机关的起诉变更权,而且有利于防止司法权滥用和保障辩护权的有效行使.在当前我国刑事诉讼程序由职权主义向对抗主义转变的过程中,借鉴日本的诉因制度有利于克服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某些缺陷和弊端.  相似文献   
74.
谢安平 《河北法学》2007,25(9):131-135
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公诉案件进行"过滤",从而抑制公诉,防止不必要的和无根据的审判发动;二是对公诉案件进行"分流",使不同刑事案件适用繁简不同的诉讼程序,防止简单案件适用复杂的诉讼程序,或者是复杂案件适用简单的诉讼程序;三是保障人权并节约诉讼资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预审法官制度"等完善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构想.  相似文献   
75.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行政立法的法治化也是行政立法程序的规范化和法治化。中国行政立法的最大弊端在于其程序的随意性、隐秘性和不可预知性,而全球贸易规则恰恰最强调行政行为的法定性、透明性和可预知性。为此,就有必要建立与世界贸易规则相适应的行政立法程序。从中国行政立法程序及完善动因、全球贸易规则对中国行政立法程序的控制和建立与世贸规则要求相适应的行政立法程序三个层面探讨中国行政立法程序的完善。  相似文献   
76.
小议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侦查机构权力过大,得不到有效制约,而屡屡发生侵犯公民权利的事件。为此,我们应当构建一种能够有效制约侦查权力的司法机制,以实现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77.
论我国刑事初查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刑事初查制度在司法实践形成并发挥了打击犯罪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体系而存在诸多制度缺陷,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从根本上克服这一缺陷不能仅从完善初查制度本身入手,而应考虑改革我国的立案程序,建立随机型刑事侦查模式。  相似文献   
78.
结合传播学理论中的议程设置对新闻网站的网络新闻进行分析(以两会期间人民网新闻排行为观察视点),可以发现新闻网站在进行议程设置时和网民心理需求之间的一些规律,网民心理需求和议程设置契合地越完美,网络新闻的前景也就越光明。网络的参与性和交互性与网民的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心理可以结合起来,这样网络新闻会日臻完美,从而更加吸引网民的眼球。  相似文献   
79.
雇员向媒体或有关监管部门"吹哨",可以及时制止公司违法甚至侵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起到减轻政府监管压力的作用。但是雇员的吹哨行为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却违背了对公司的忠诚义务。雇员"吹哨"的正当性源于行使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利,并保护公众利益。如何规范雇员吹哨,控制雇员吹哨的副作用,是我国法制建设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员工"吹哨"实现社会有效监督的关键在于依法明确各项权利行使的边界。雇员吹哨的动机及实现的社会效果都是衡量这一边界的重要因素。通过相关配套措施的构建引导雇员在边界内理性"吹哨",从而真正实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80.
预告期作为劳动者辞职或用人单位预告解雇的期限,其性质的阐明关乎实践中诸多问题的厘清。在肯定预告解除权为形成权的同时,认可预告期"始期说"的内在性质,在"程序说"与"条件说"的外在性质辨析,在法律、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关于预告期规定的选择中不囿于现有学说,在适当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以及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同时,提出区分预告解除主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