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4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2篇 |
工人农民 | 4篇 |
世界政治 | 2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篇 |
法律 | 326篇 |
中国共产党 | 7篇 |
中国政治 | 66篇 |
政治理论 | 14篇 |
综合类 | 2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48篇 |
2013年 | 43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38篇 |
2007年 | 50篇 |
2006年 | 42篇 |
2005年 | 44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5篇 |
1997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薛功来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5):62-65
民事案件超期审理产生的负效应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影响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实体权利的落实,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本文就此论证了在我国建立民事案件超期审理异议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622.
不告不理原则作为现代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我国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 ,有关的著述对之的分析分散、零碎 ,远未深入 ;本文从不告不理原则的历史发展入手 ,对该原则的现代蕴涵、要求、意义 ,该原则与司法审判定位之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和司法实践状况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623.
刑事庭审中对被告人的讯问程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刑事诉讼程序。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中有关刑事庭审中讯问被告人程序的规定虽较之过去有了较大的改进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有改进的必要。 相似文献
624.
刘金华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5(4):11-14,31
比较研究外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改进本国的法律。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民事诉讼都将审前准备与开庭审理分为两个独立的阶段,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民事诉讼活动也由偏重开庭审理转向审前准备与开庭审理并重。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确立审前准备程序,导致司法实践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无疑有助于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625.
证人出庭作证关系到实体与程序正义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审判方式的改革,意义重大,但目前我国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之一是我国的法律体系缺乏完善的证人保护制度。可以从我国目前的证人保护制度出发,探讨其存在的缺陷,并从证人保护制度的对象、内容、启动、执行等方面提出立法建议以完善这项制度。 相似文献
626.
由于法律规定自身的模糊性以及个人对法律理解的不同,在取保候审的实务操作中,经常有一些问题困扰办案民警。如取保候审的具体适用条件、取保候审起止时间的计算、取保候审的解除以及缴纳和没收保证金的程序问题,等等。为了帮助一线民警依法准确适用取保候审,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供民警在执法中参考。 相似文献
627.
确立司法独立的原则和制度,根本上的原因在于保障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严格地实施法律、最大程度地实现司法正义.文章试从司法独立应有的法院整体独立、审级独立和法官个人独立三个含义方面来找出我国法院现行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给出相应的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628.
向前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3):79-81
人们似乎将刑事审判模式与法官职权的大小简单地等同起来。其实不然,刑事审判模式的核心特征是庭审中法官对哪些事项具有决定权。因此有必要结合刑事审判模式的转型,思考如何对法官职权进行合理的配置。 相似文献
629.
审前羁押制度和人权保障紧密联系在一起。我国审前羁押制度与过去相比已经有所改善,尤其是近年来,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审前羁押中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拟从人权保障的角度审视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下的审前羁押制度,分析审前羁押在人权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0.
围绕刑事二审出庭,从检察人员出席二审法庭的法律地位争议,二审案件审判方式的确定及监督,二审案件开庭如何“参照”一审程序,二审证据的补查及对刑诉法第189条第3款的理解、运用和监督等几个方面深入探讨了检察人员出席刑事二审法庭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督方法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