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0篇
  免费   69篇
各国政治   131篇
工人农民   160篇
世界政治   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0篇
法律   524篇
中国共产党   367篇
中国政治   979篇
政治理论   395篇
综合类   13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405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330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291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88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犯罪虽然由法律所界定,但刑法在犯罪圈的划定上受到社会化的深刻制约,犯罪的范围界定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也就不尽不致。立于社会化的视界,透视各种化现象和犯罪界定的联系,不难发现犯罪界定受到法化传统,社会哲学,社会道德和社会宗教等化因素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所以,对犯罪的理解应当植根于化之中,了解并把握立干背后制约犯罪划定的社会化机理。  相似文献   
22.
市场竞争的激烈,迫使城市商业银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尽快完成重组改造和资产置换,增加服务品种,完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23.
我国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下水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平衡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城市地下水环境存在着严重污染、严重超采和生态恶化的状况。而城市地下水环境的有效保护有赖于相关法律机制的健全。因此从城市地下水环境规划,到具体制度的设计,再到法律责任的落实,以及最终环境法治的实现,是城市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实现其功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24.
曾代伟 《现代法学》2003,25(5):170-176
本文试以12-13世纪中国北方游牧文明对中原农耕文明的又一波撞击中,女真习惯法文化与中原儒家法文化双向流动、融汇而成的多元一体的金法文化为例,说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荟萃各民族法律文化之精华,兼收并蓄,广采博取,取精用宏,才铸就了自身独特的法律品格;而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华法系的形成也经历了从分散的多元结合成一体的历史过程;中华法系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法律意识、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长期交流、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5.
从治安和道义的角度 ,可将文明的形式划分为三种 :白色文明、灰色文明、黑色文明。警察除了应具有良好的政治人格和职业人格外 ,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但现代社会的犯罪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为了工作需要 ,警察对灰色文明的了解和介入在所难免。为此 ,公安工作必须更新观念 ,必须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6.
在理论法学研究中,法律文化概念虽相当常用,但并无一大致公认的涵义,这也影响到了概念自身的合法性问题。本文从对千叶正士之法律文化概念构建模式的评析出发,去探求“一个精确明了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法律文化概念的难求(千叶之结)原因所在;并通过对哈特构建法律概念的认识论背景的分析,指出法律文化概念的构建应该是开放结构和复数意义上的,法史学、法人类学、法社会学等不同法学分支学科的法律文化概念构建模式均各有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蕴。  相似文献   
27.
城市文化决定着一个城市市民的行为方式与城市特色。西安城市文化有汉唐文化的显著特点。文化特点是西安发展得天独厚的一大优势,是西安发展的一块基石。  相似文献   
28.
This paper looks at the genesis of a discourse on urbanismo (city planning) in Brazil and Argentina between 1894 and 1945 using the ideas of Michel Foucault on discipline and his concept of bio–power. The demographic pattern of the major cities in both countries from 1890 onwards and the renewals of the centres of these cities are also discussed. Other sections are dedicated to the plans proposed for the same cities in the 1920s and to urban representations, such as ideas about social reform, the role of hygiene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planning,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ideas on Taylorism (scientific management) and the city. The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planners opposition to elections, when they claimed that they were the only ones qualified to deal with urban problems and therefore they should be employed in the state apparatus.
Other concerns of the paper are the use of planning as an element of nation building and ideas defining eugenics (race 'betterment') 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ity planning. I conclude by arguing that, if implemented, city planning was a way of creating an industrial culture, disciplining society through the city, although the industrial proletariat has never made up the majority of the population in Brazil or Argentina. Even if many aspects of the plans proposed for both countries were not implemented, the discourse of planners can be seen as a will to discipline society through the city. This discipline would affect the freedom of movement of human bodies, and is therefore approached through Foucault's concepts of bio–power and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29.
从1979年中美建交开始,中美两国关系经历了起起落落,特别是从冷战后至今,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的看法以负面为主,其根源之一是基于垄断性意识形态诉求的美国话语霸权,实质则是中美之间诸多因素的建构.中美关系应被视为洛克文化的建构,目前所呈现出的某些霍布斯文化的特征并不占主导地位.中美应在尊重主权的前提下开展竞争,以竞争对手而不是敌手的身份看待对方,来构建具有明显洛克文化特征的中美间安全文化.中美关系主要不是零和博弈和囚徒困境,而是共存共生共荣的洛克文化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30.
于玲玲 《学理论》2010,(5):161-163
通过调查和分析,当代大学生在审美追求方面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既有社会的影响,又有教育、家庭的影响,还有当代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努力使大学生建立健康的、正确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