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4篇 |
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62篇 |
工人农民 | 140篇 |
世界政治 | 65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84篇 |
法律 | 405篇 |
中国共产党 | 62篇 |
中国政治 | 160篇 |
政治理论 | 210篇 |
综合类 | 3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5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47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84篇 |
2013年 | 196篇 |
2012年 | 125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75篇 |
2007年 | 77篇 |
2006年 | 88篇 |
2005年 | 78篇 |
2004年 | 73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61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Jodi Liss 《Negotiation Journal》2011,27(4):419-446
New technology has expanded the opportunities for energy companies within the United States, often bringing them into populated communities and requiring them to negotiate deals with landowners. This case study focuses on how one group of landowners in northeastern Pennsylvania creatively reimagined the process of negotiating in a natural gas deal. They used collective bargaining for leverage, and the Internet and social media to level the informational playing field. These techniques allowed them to develop trust within the group and ultimately with one company, as they sought to protect their environment and enhance their financial gain. 相似文献
112.
田蒙蒙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83-86
以社会法学10年年会综述为样本,分析中国社会转型最为剧烈的10年中劳动法学的发展状况及其走向,以年会主题为中心线索,在理清脉络的基础上得出年会论题的生成逻辑及劳动法学知识积累、理论创新的路径.另比较教科书的内容体系,发现劳动法学的研究和学科发展缺少劳动法学方法论的指导.基此,要完善劳动法学方法对知识创造、理论创新和学科建设的贡献,同时还方法论在社会法中以应有地位,以知识和方法共塑劳动法话语. 相似文献
113.
知识型员工离职既有个人的因素,如较为自我的个性特征、强烈的成就动机、较少的社会阅历等,又有企业的因素,如企业性质与规模、工作压力与内容、员:亡培训与工作氛围等。通过关心和授权知识型员工并培养知识型员工的责任意识等措施,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人文管理,减少知识型员工的离职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人才梯队建设、离职面谈、合同约束等措施,减少知识型员工离职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4.
国家声誉属于外交政策中的非物质性诉求当中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围绕国家声誉的本体实在、认识层次、前提假设以及作用条件展开论述。本文首先阐明国家声誉的理性基础是知识理性,然后对国家声誉因素展开本体论、认识论的分析,并指出声誉因素起作用的边界条件。文章最后就国家声誉在实践中的运用做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15.
徐小洪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4):27-31
中国市场化劳动关系形成与发展已经经历了30年,现正处于走向集体劳动关系的转型期。对劳动者集体权利加以适应市场经济和阶层分化需要的规范,是中国劳动关系顺利转型的重要条件和要素,这将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6.
卡尔·施密特将法学思维方式区分为规范论、决断论和制度论。制度并不是规则的机械加总,个体性和空洞化的决断也不会产生稳定秩序,施密特在扬弃规范思维和决断思维的基础上,提倡对抗规范主义的制度思维。纸面上的规则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才能结构化,建立起行为框架结构,成为一种制度。制度是具体秩序的载体,具体秩序是法的固有要素,是决断的限制性条件。制度化的过程促进秩序的形成,秩序的形成有赖于制度的利器。制度论对于竞争法学既具有形而下的“器”的意义,这体现在竞争过程培育机理的发现、相关市场等制度性事实的界定、竞争权概念的祛魅、竞争法制度保护功能的定位等方面,又具有形而上的“道”的意义,倡导内嵌中道思维的制度论有助于深刻理解竞争与合作、自由与干预、单一效率目标论与多元价值目标论等组合范畴间的关系。某种意义上,竞争法既反对自由放任主义,又区别于经济干预主义,明晰群己界分的竞争自由底线,是维护竞争自由的社会协调之法。 相似文献
117.
郑云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4):121-128
明末清初耶稣会士来华所引发的知识汇通,是中西文明互鉴的客观需求和重要表现。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形成了三种知识汇通模式:“中学为本”“西学为本”和“中西学并举”。它们分别以“西学东源”“中学西源”和“中西学异源”学说为理论依据,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曾发挥了主流作用。在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当下,如何将中西知识实现恰如其分的对接,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明末清初以来形成的三种中西知识汇通模式或可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18.
王洪春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3):24-29
中国梦是中华儿女在现阶段的现实追求和理想目标,它不仅是一个全新概念,更是一个理论体系。中国梦囊括了全体、集体和个体三个层面的愿景,熔炼了三个层面的梦想,成为一个梦想的集合体。就三者的辩证关系来说,全体梦是目标导向,集体梦是组织保障,个体梦是行动力量。因此,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激发个体的创造热情和行动活力,在合法框架下尊重个体的需求并提供其实现个人愿景的公平机会;其次要顺应社会组织发展的多元化潮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或民间团体的利益整合和保障功能;最后要坚持和而不同的中国精神,凝聚共识和力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追求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之梦。 相似文献
119.
王志强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4,12(3):13-16
监狱学是刑罚执行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监狱学研究出现了低谷,却不能因此而说明监狱学研究之花已凋谢。吴宗宪教授的《监狱学导论》一书即是一个例证。该书以其特有的研究风格、知识体系为我国当代监狱学研究与监狱学知识的整体构造树立了一个典范,同时也昭示着监狱学研究将会得到持续发展与开拓。 相似文献
120.
William M. Rohe 《Journal of prevention & intervention in the community》2013,41(1-2):79-110
Abstract Both the product and the process of city planning have been shown to have an influence on mental health.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of the process through which community design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mental health. The model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local social interaction and physical stimulation, as well as adjustment mechanisms used to dampen stress resulting from undesirable levels of interaction and stimul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r community design characteristics and social interaction, stimulation and mental health is then reviewed. An argument for the importance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s also presented, stressing the influence of participation on both sense of contro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upport. Commonly employed participation techniques, however, differ in their ability to affect support and control. Neighborhood council programs are identified as having the greatest potential for influencing sense of control and social support. Finally the obstacles to improving community design and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prevention of environmentally induce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