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95篇
  免费   199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101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4篇
法律   2614篇
中国共产党   209篇
中国政治   1059篇
政治理论   335篇
综合类   32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0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495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596篇
  2007年   634篇
  2006年   610篇
  2005年   593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482篇
  2002年   382篇
  2001年   258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诉讼欺诈行为研究——以刑法为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诉讼欺诈是一种独特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诉讼欺诈行为的定性分歧较大。事实上,诉讼欺诈完全符合诈骗罪的本质特征,因而应按诈骗罪定罪量刑。诉讼欺诈行为侵犯双重具体的社会关系,但其直接客体是单一客体。诈骗罪中的被骗人与被害人不必是同一人,但被骗人与财产处分者必须是同一人;在被骗人与被害人不一致的情况下,应当以被骗人为基准来判断处分意思和处分行为。  相似文献   
43.
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的开放性为犯罪的国际化提供了方便,各国法律、政策的差异性刺激了犯罪的国际化,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犯罪的国际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全球化引起的“失范状态”加剧了犯罪国际化的倾向。全球化形势下犯罪国际化是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其主要手段、以有组织犯罪为其主要形态、以毒品犯罪和洗钱犯罪为其典型犯罪类型并以黑社会性质的犯罪为其主要发展趋势的。  相似文献   
44.
张红侠 《行政与法》2007,(11):133-135
受贿犯罪作为腐败的重要形式,不仅严重侵害了我们党和国家的健康机体,侵害了我们国家的廉政制度,而且严重败坏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极大破坏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秩序。贿赂,作为受贿犯罪的犯罪对象,如何界定其范围,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这给司法实践的认定带来了相当的难度。本文列举了我国刑法学界,关于贿赂范围的三种主要观点以及我国关于贿赂范围的法律界定,借鉴域外贿赂范围的立法情况,提出我国立法完善之建议。  相似文献   
45.
走私犯罪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一种严重犯罪,当前我国走私犯罪相当严重。司法实践中,单位走私犯罪涉及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特别是关于单位走私犯罪与个人走私犯罪的界定、单位走私犯罪主体的定位等都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6.
论医疗事故罪的主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疗事故罪是新刑法增加的一种犯罪,自规定后争议一直颇大,特别是医疗事故罪的主体范围问题。医疗事故罪主体除了医务人员外,实习人员、医疗单位中从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非医疗工作的人员在特定情况下也能成为本罪主体,但是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47.
Becoming a victim of structural unemployment means suffering an unjust fate. The present research examines the cognitive reactions subjects use to protect their 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the related effects on their actual well-being within a sample of unemployed blue-collar workers in East Germany (all femal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ttributing one’s unemployment to one’s own behavior and negatively with asking “why me?”, but uncorrelated with subjects’ readiness to change into another profession in order to get employed. Just world belief and depression were negatively related for those who either avoided the “why me?” question or who found an answer to it; but just world belief and depression was positively related for those women ruminating about an unanswered “why m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idea that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unemployed person’s cop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48.
中国加入WTO后 ,经济运行将要驶入国际快车道 ,这对于发展中的我国来说是个机遇 ,但同时又是个挑战。按照约定 ,我们要履行承诺 ,实现经济发展规范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合理对接 ,这必然引起方方面面的新调整 ,负有保卫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专责的公安机关面对我国社会的这个新时务 ,从工作对象、工作内容到工作方式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49.
加入WTO对我国社会治安的背景性冲击体现在:结构性的失业增多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点”;西方文化的涌入,敌对势力的渗透,则导致社会控制能力的弱化;违法犯罪的流动性更强,渗外案件增加。对此,我们应当学习并掌握WTO规则,狠抓再就业工程,强化群体性事件控制,全面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注重情报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防控、打击经济犯罪的能力。  相似文献   
50.
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妨害公务罪是为了确保国家公务的正常执行而设立的,其犯罪对象在以下方面应予以明确:(1)在共产党政协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应为本罪的对象;(2)国家工作人员的亲友不应成为本罪对象;(3)受托从事公务的人应予以保护;(4)凡是对从事公务行为的村(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行政执法职务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施妨害的,符合法定条件的都应按妨害公务罪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