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2篇 |
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9篇 |
工人农民 | 18篇 |
世界政治 | 10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22篇 |
法律 | 391篇 |
中国共产党 | 46篇 |
中国政治 | 140篇 |
政治理论 | 38篇 |
综合类 | 3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56篇 |
2009年 | 77篇 |
2008年 | 87篇 |
2007年 | 93篇 |
2006年 | 96篇 |
2005年 | 100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66篇 |
2002年 | 53篇 |
2001年 | 2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71.
嫖宿幼女罪自其设立之时就在学者中间存有争议,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影响较大的嫖宿幼女案,更将争论推向社会各界。在这些争论中,更多的意见是废除嫖宿幼女罪,将嫖宿幼女并人奸淫幼女,以强奸罪论处。从国际公约的视角来看,嫖宿幼女罪的罪名确属不当,然而,将嫖宿幼女合并于奸淫幼女的意见也值得商确,事实上也难以实现。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废除嫖宿幼女罪,将嫖宿幼女当作强迫幼女卖淫,以强迫卖淫罪论处。 相似文献
172.
公司法人有限责任是公司之生命价值所在,而公司法人独立财产则是公司法人有限责任的前提和基础,二者相辅相成,同为公司最根本的属性.在此基础上,应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公司法人财产的独立性,使公司法人本质属性得以回归,进而促进公司法人制度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3.
民事司法确认程序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中洪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13(1):23-29
民事司法确认程序,是不同于现有的诉讼程序、非讼程序以及特别程序的一项独立的司法程序。该程序在设置上不仅确认的范围及其案件类型应当有所限制、审查的方式应当是开庭审查与书面审查同时并行、审查的形式应当是公开审查与不公开审查并行、审查的类型应当是形式审查与实质审查并行,以及法律文书应当采用"确认书"的形式,对于案外人的救济,应当采用向原确认法院提起诉讼的救济方式。这种基于我国解决纠纷的现实需要创立的新的程序制度,是近几年来民事司法改革的一个显著亮点,对于促进我国民事纠纷的解决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4.
表达自由是自由社会的人们享有的一项带有普遍性的、根本性的权利,通常表现为宪法或法律规定的权利。鉴于各国政治和法律体制以及文化环境之不同,人们享有该项权利的普遍性和充分性存在很多差别,因此,可从比较法,特别是普通法的角度关注该项根本权利的行使及对其设定的界限和施加的限制,集中展示强加这等界限或限制的法理学说、理据以及方法和途径,并分析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5.
论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废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程序性争议与实体性争议的分类为基础的案外人异议之诉,并不符合民事诉讼的法理。案外人异议之诉和案外人执行异议,实系分别以强制执行法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为基础。因此,制度的法理基础完全冲突的案外人异议之诉和案外人执行异议,无法在强制执行法中并存,二者必废其一。强制执行中的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本无优劣之分,但需要结合一国的国情予以选择。从当前的国情出发,我国应当废除案外人异议之诉。 相似文献
176.
刑法学发展至今貌似精巧,但理论构造似乎离生活常识越来越远,使得理论与公众的规范感觉、认同感觉之间的分歧很大。刑法研究无论走何种道路,可能都面临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哪些是常识性的东西,亦或哪些是生活经验上特别值得重视的东西。刑法学回归常识主义,要重视两个问题:一方面,刑法本身对社会有什么益处?或者刑法的社会功能究竟是什么?另一方面,刑法学回归常识主义,是否有可能性?亦即使刑法学和生活常识接近,或者尽量回归生活常识、尽量让公众能够去认同是否有可能?如果有可能,则其出发点或者基点是什么?常识主义刑法观对于欧陆刑法学会给予特别关注,强调跨文化的刑法趋同性,肯定了通过刑法保护社会中通行的规范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7.
Aluisio Trindade Filho 《法庭科学研究(英文)》2022,7(4):623
When human remains are examined, three questions always need to be answered: who is the deceased, what was the cause of death, and when did the death occur, the former question being the most relevant. The identification of half or fully skeletonized human remains is a complex process and always requires the use of methods that allow individualization beyond any reasonable doubt. However, no matter how vigorous the search for identification, this is not always achieved. Here, the author presents two cases in which identification was exhaustively attempted but not achieved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an osteo implanted device in one case and the presence of documents in the other. In one case, we could not find a potential identity for the deceased, while in the other we found a possible identity but not a family member to provide antemortem data to confirm it. Although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tends to favour the publication of cases with favourable outcomes, one should also learn from failures, which is the reason why the author decided to publish his unsuccessful experiences. The reasons for the failures are discussed, as well as methodological improvements for future cases. 相似文献
178.
In order to prioritize the exhumation of the most informative reference relatives to increase the statistical power of a reference group, a conditional simulation approach for missing person identification that combines both exclusion and inclusion power in reference families has been previously develop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mpirically validate this approach by comparing its predicted theoretical prioritization model with the observed changes in statistical power in real cases of our laboratory, in which new relatives had already been added. We conclude that this approach is a reliable tool to choose the most appropriate reference relatives to complete a family group and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power of a Missing Person (MP). 相似文献
179.
我国"主从犯体系"不同于德日区分制体系,主要表现为作用分类法与分工分类法具有实质差异、主犯判断与正犯评价存在根本区别。在欠缺身份犯总则性规定的前提下,不宜直接运用德日区分制体系下的"共犯与身份"理论来解决相关问题,而应当对其进行中国语境的转化。据此,"违法的连带性"应转换为"违法的共同性","责任的个别化"应蜕变为对"不法程度"及责任要素的双重评价。故而,在"主从犯体系"下,身份的作用仅限于两点:一是在整体上或共同违法意义上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从而在非身份者与身份者实施的共同犯罪中,身份者未必都是主犯,也可以是从犯或胁从犯;二是在归责意义上,非身份者的责任在同等条件下相对于身份者会有所克减。 相似文献
180.
崔生祥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9(1):124-125
中国的基尼系数从20世纪80年代的0 25上升到目前的0 458,并且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城市贫困的状况持续恶化,农村贫困的缓解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即便是按照我们自己制定的非常之低的贫困线来衡量,目前城乡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也在1亿人上下,如果按照联合国制定的每人每天1美元来衡量,中国的贫困人口总量将达到2 5亿人的规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