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320篇
中国共产党   79篇
中国政治   189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45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从“没收空调案”谈起,提出正确界定公安刑事侦查行为与公安具体行政行为的问题,其关系到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从理论上来讲,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在实践中两者又容易混淆。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有必要利用各种方法正确把握两者的界定问题。  相似文献   
192.
人权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权到底属于什么性质的权利,应当在人权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上分别之,在自然属性上它是事实权利,在社会性上它才是道德权利。作为人权概念基础的问题是政府对待其公民的道德态度问题,把政府对待人权的方式表达为人权对政府义务上的束缚与限制,人类对人权的渴求和理想转化为政府具体的道德义务行动,这有利于推动人权的现实化和可操作性。从人权的自然性与社会性上来评价,人权对主体的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权利信仰价值与促进民主宪政的成长价值。  相似文献   
193.
司法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职业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新华 《法学论坛》2005,20(2):27-29
在某种程度上 ,法律职业群体的伦理素质状况决定着司法现代化的成败 ,进而决定着司法改革的成败 ,甚至决定着法治国家宏伟目标的实现程度。法律职业群体伦理的现代化是司法现代化的先导 ,是权力制约机制的必然要求 ,是防治司法腐败 ,重塑司法权威的现实需要。就当前中国的司法现状而言 ,司法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职业伦理建设应特别注重以下内容 :关注人性 ;崇尚正义 ;忠于法律 ;珍视荣誉。  相似文献   
194.
娄杰 《桂海论丛》2005,21(5):5-7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努力提高思想理论素质和能力,坚定理想信念,模范遵守党纪国法,在本职岗位创一流业绩,建立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5.
党的先进性就是党在社会实践中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因而走在时代和群众前列的性质.这是一个不断建设的过程.我们党在这个建设中取得了历史性的辉煌,但是要保持这种先进性还必须要持续不断地建设.目前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这种成功建设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6.
陶艺,从古至今,一直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实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双重角色。陶艺与人类关系的密切性说明了它是存在于我们最普通的生活中的一门大众的艺术。陶艺是最接近人性的,因而也是最容易普及的大众艺术。只要你做过,只要你去做,就能体会到这种艺术的巨大魅力。  相似文献   
197.
制宪权是宪法制定和运行的前提 ,但传统制宪权理论并未准确揭示其权力属性、内涵和外延。根据制宪权的性质可以判定 :制宪权形成的条件包括国家政治统一、制宪过程民主、以立宪为直接目的等 ,而且制宪权的关键在“定”而非“制”,即制宪权作为一种权力的本质内涵在于能够使宪法产生规范效力。与此相适应 ,制宪权主体构成在体制上可分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 ,在具体形态上则更为复杂多样。  相似文献   
198.
再保险合同性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保险合同是相对于原保险合同的一种保险合同分类,本文立足再保险合同的性质界定,并予以简要评说,结合再保险合同与原保险合同的关系,论述了再保险合同的独立性特点.对再保险合同自法律视角进行了分析探索,以期对再保险合同理论探讨贡献一二.  相似文献   
199.
生态审美观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的新形态的审美观念。生态美学主张更为可行的“生态人文主义”与“生态整体主义”,兼顾人类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川端康成虽是20世纪早期的一位作家,但在其作品中却超前性地具有“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在其小说创作中常以绚丽多姿的自然风光为背景,以丰富多变的季节转换为衬托,去展现无限生机的人性自然,塑造了一个个自然之子形象。同时,作者从整体主义思想出发,对现代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深感忧虑。他的生态审美意识既来自于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超越,对当代作家的创作及读者的审美倾向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0.
作为"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典型代表,东亚社会现代化存在着复杂的宏观互动结构。如果我们将东亚现代化研究史上的"日本特殊论"和"亚洲停滞论"置于"传统—现代"的背景之下展开分析,就会发现,无论是"亚洲停滞论",还是所谓日本"特殊论",实际上是以欧美现代社会为基准加以展开的,其理论系谱从属于西方,难以洞悉东亚现代化的深层逻辑。鉴此,我们应注意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由激进的"压缩式发展"向"内发式发展"转变的共同历程,超越"西方中心论"和"发展主义"的制约,将东亚的社会发展理论植根于本土,揭示东亚现代化进程中"特殊"与"一般"的复杂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